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南京大屠杀怎么就成了"奶酪"?!

2007年01月30日 06:36

  由美国在线公司副总裁莱昂西斯先生投拍的,记述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纪录片《南京》,近日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举行首映,放映数日场场爆满,并引起美国各大媒体关注。(《新京报》1月27日)

  面对这部有助于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这场“被遗忘的大屠杀”真相的纪录片,面对这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脱帽致敬的美国电影人,国内另一家媒体的报道却用了这样的标题:《南京》纪录片被抢拍国人关注。报道云,许多国内影迷表示出很大疑惑,为什么“南京大屠杀”这么适合拍成纪录片的题材,却被外国人抢得先机?谁抢了中国纪录片的“奶酪”?

  看到这样的报道,我先是呆了一呆,继而愤怒,再继而,是大悲凉。

  南京大屠杀是什么?是国殇!公元1937年12月,中国首都南京沦陷,一群叫做日本人的兽类把这块土地变成了人间地狱,三十万中国人的鲜血染红了长江,冤魂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游走,无数的妇女被强奸、虐奸,活下来的另一半人也都在恐惧中颤栗……

  可竟然有中文媒体说出此等混账话:谁抢了中国纪录片的“奶酪”?!自己同胞宝贵的生命和自己民族永恒的创痛,居然成了某些人眼中的一块“奶酪”,可恨乎?可悲乎?

  而且这并不是一两个人偶尔犯下的错。首先,要有影迷这么说;然后,要有记者这么写;再然后,要过报社编辑、部主任、主管副总编甚至总编辑的数道关卡,这话才能出现在报纸上。显然,这许多的人,包括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没觉得这话有什么不妥。这是为什么呢?

  我以为有这样两个原因。其一,中国社会现在弥漫着一种以经济学话语霸权为主要特征的工具理性。人人都是“经济人”,唯有“钱”这个价值观是需要尊重的,其他的人类价值观都不值一提。在这样的理念下,南京大屠杀自然也就成了一块“奶酪”。无独有偶,前不久,一部关于抗战中慰安妇题材的电影,也曾经公然拿情色来做宣传的噱头。

  其二,我们教育中人文精神这一块严重缺失,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与悲悯,对神圣的尊重,对耻辱的铭记……我们的语文、历史、政治课中,提到一场战争时,从来都只微言大义地高谈正义与非正义,对战争中每一个个体生命的逝去,及其带给家人的伤痛都是没工夫照拂的。

  葛提斯堡战役是美国南北战争中联邦军队转败为胜的关键一役。然而在林肯总统著名的葛提斯堡讲演中,你看不到他一丝一毫的得意神色,更没有号召北军“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耳”。相反,它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悼亡辞。全篇短短十几句话,渗透着林肯对南北双方五万魂归疆场的将士深深的惋惜和悲悼之情。这样的文化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

  假使个体的生命价值从来得不到尊重,那在1937年南京死去的是一个人还是30万人,也不过就是一个数字罢了。只是,这个数字大了一点,有了新闻价值,也就成了“奶酪”。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乐毅)


 
编辑:宋方灿】
:::相 关 报 道:::
·美国版南京大屠杀纪录片首映 放映数日场场爆满
·外交部发言人:“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 早有定论
·日本右派要拍电影 妄图否认存在南京大屠杀史实
·“鬼子兵墓碑”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展出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将新添20卷 披露日方文函
·日军侵华写真帖惊现南京 大屠杀罪行再添铁证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著书回顾与东史郎13年交往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