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80年代试图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后,农民失去了农村合作医疗的最后庇护;而在城市之中,越来越多的人被抛出了“福利大厦”;即使那些有幸留身其中的人,也在残破处感到了寒意。于是部分人开始抱怨这场改革,指责市场的冷酷,渴望回到政府“温暖的怀抱”。
于是,政府启动“再改革”。但置身于争论的漩涡中,“再改革”成为一次次应急式的修补。实际上,要重建这座大厦,首先需要确立的就是它的方向与目标,而这些原则将是必不可少的;
●公平:没有人应该被抛弃,但也不可能是乌托邦式的平均;
●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任何一方均难独力支撑,须由两者合作且竞争;
●公共决策:它不能来自于政府的闭门造车,而应来自于公众的参与及各方的充分博弈;
●适度:超越国力和国民承受力的福利,只会消耗国家发展的持久力和国民进取的动力。
以这些标准,我们既可以检视过去,也可以勾画未来。
失业率值得怀疑的真实程度,保险覆盖人群的片面与单薄,以及收缴费用的巨大缺口,使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难以体现公平
“很多职工失业在家,无所事事,为了消磨时间整天打麻将;由于贫穷,生活压力大,这十几年得脑溢血、偏瘫的居民成倍增加;迫于生活压力,有不少下岗失业女工晚上出入色情场所,陪人跳舞或者出卖身体;还有一些下岗失业人员,找不到工作,为了麻痹自己,整天喝着劣质的白酒,浑浑噩噩地生存着……”
这是《走向集体贫困:一个单位型社区20年的变迁》文章中的片段。这篇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吴清军撰写的调查报告,所描述的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一个典型的单位型社区——一家拖拉机厂的宿舍区。
这也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等牵头做的“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吴清军从2003年开始,先后四次进入社区实地调查。从2005年8月到12月,他住进社区,亲身体验这些丢了“饭碗”的失业人员的贫困生活。
难辨真实度的失业率
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第三季度,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在国际上,失业率4%左右,通常被认为是达到了充分就业的理想状态。但在中国,作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主要指标的失业率,却长期难辨真实面目。
1958年新中国政府宣布失业现象已消失;1979年大量“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待业”;1999年政府将“待业”改为“失业”,但因国企改革而失去工作却用“下岗”一词来形容;直到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才真正重新定义“失业”。
“失业”人员即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在这个新的定义下,许多专家对于中国失业率的保守估计均在8%~10%。“如果把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算入,我国失业率就要高达20%。”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说。
中国现行发布的失业率口径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即城镇企事单位中在劳动部门登记失业的人,才会在失业率的统计范围之内。
而事实上,农民工在产业工人的队伍中所占比重已经过半,长期漠视他们的存在,无疑使失业率指标严重失真。
而且,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下岗职工。如果“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一旦合并计算,“那么我们的失业率数字将更高。”曾燕波说。
1999年下岗职工1174万,下岗率为5.59%;2000年下岗职工1098万,下岗率为5.16%,均大大高于这两年3.1%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水平。
有报道指出,如果将“知青返城”算作中国第一次失业高峰,那么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工人“下岗”就是第二次失业高峰,“而近年因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转为资本或知识密集型产业)导致的第三次失业高峰已经到来。”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对记者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