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抢”台商
“台商就像一台掘金机,让我们当地人看到了我们自己也未曾开启的金矿。”大陆一位地方政府的招商官员说。大陆各地政府正是看到了台商睿智的投资眼光和带动效应,不断使用各种优惠政策措施如“零用地”等来“利诱”台商。
1991年的东莞大岭山,周围都是农田,“仅有一条泥巴路通到车间,下雨时,集装箱卡车常被卡在泥泞中动弹不得。”东莞台商协会会长、台升家具厂董事长郭山辉回忆说,东莞当年是以税负和土地优惠的政策,让他决定留在东莞投资。
而今,这些优势已经不复存在。“看准北移趋势,北方各省地方政府主动出击,无不倾巢而出,进行抢夺台商的大作战。”广东省台商服务中心投资部执行长刘冠逸说,在台商聚集度较高的城市设立招商办事处,以配合当地招商工作的进行。
在新一轮产业转移潮中,如何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台资,成为许多内陆省份招商引资的主要任务。粤北及湘南、赣南、桂东等与珠三角临近的县市,都在制定迎接珠三角产业北移西迁的各项政策,甚至拨出土地及大兴土木,以期“筑巢引凤”。
不过,台商更关心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当地的产业配套。“西部的土地价格远远低于沿海,但我们并不指望从政府手中低价拿到一块地,然后坐等土地升值。”东莞的一位台商说。在很多台商看来,做实业不是短期内的投机,比地价更重要的是政策的延续性。
另一方面,内地引进台商的产业方向也要注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侯永志认为,过去内地引进台商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或者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效果很显著,但将来方向应该进行适当调整。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朱磊在分析台资的投资趋势时指出,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西进”趋势目前仍处在初始阶段,台商在西部地区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承接的哪个产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最好,哪类产品对当地的发展最有优势,政府都必须做一个可行性研究。”对外经贸大学台港澳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旭梅说。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记者:谢良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