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胡志明市11月29日电(杨迪生)在越南胡志明市举办的为期四天的“纪念孙中山先生140周年诞辰图片展”昨天圆满落幕,展览也使许多老华人回忆起孙中山先生与西贡“芽菜巷”的情缘。
在越南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市文化新闻厅、市外务厅的支持下,11月25日至28日,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馆在该市第五郡文化中心举办了此次展览,在胡志明市华人工作处所属堤岸经济发展中心的承办下取得圆满成功。
开幕式上,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高德可女士向来宾们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她说,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已经怀着强烈的爱国精神,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事业,他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高举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帜,领导创立中国同盟会,组织领导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发展进步谱写了历史新篇章。这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
当高德可谈到孙中山先生与越南、与西贡、与堤岸的一段情缘时,与会的许多老华人代表不约而同地回想谈论起孙中山先生当年在堤岸“芽菜巷”的故事。
一位“老堤岸”陶妙萍告诉记者,胡志明市第五郡阮荐街720号的“芽菜巷”是一条远近驰名的死胡同(掘头巷),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谈及“芽菜巷”,当地华人总联想到当年以发芽菜营生的粤籍华人绰号“芽菜祥”的黄景南,他那位于巷子里面的低矮砖瓦房舍前的晒场总是放着一缸缸芽菜。
犹如越南人民敬重的胡志明主席出国寻找救国道路一样,孙中山先生当年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曾多次来到堤岸,并在芽菜巷憩息或与华侨同胞商讨救国事宜。
陶妙萍忆述:“小时候,每当听到穗城学校(今为麦剑雄学校)的苏老师谈到孙中山先生曾于1905年多次来过西贡和堤岸,而且还在学校附近的‘芽菜巷’居住过,放学后我们三五成群的小学生总好奇地走进该巷子里去看个究竟。据说当年孙中山先生在该小屋子居住时,每天黄昏过后常与户主芽菜祥坐在屋檐下谈论救国事宜。孙中山先生常坐的藤椅后来被黄氏后人视如珍宝,且还将之簪花挂红地悬于屋梁上以作纪念。但可惜的是,我们每次都不得其门而入,只能在芽菜寮的围墙外东张西望,始终没机会一睹那张藤椅的风采。”
“那条小巷尽管没有名字,但因黄景南的芽菜寮与孙中山先生的一段情缘,‘芽菜巷’自然成为该巷的代名词,而百年‘芽菜巷’也见证了堤岸区走向繁荣的今天。”陶妙萍说。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当年的芽菜寮遗址虽然已于1965年被改建成公寓大厦,但它的名字与孙中山先生的故事仍然历久不衰,在华人中世代相传,并成为越中交往的印记。正如高德可所说:“孙中山先生在其一生的革命活动生涯中,还多次到过越南,到过西贡和堤岸(今是胡志明市)。他与越南革命先辈们的交往和友谊,是中越两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中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的历史见证,也是中越友好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