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北京晨报报道,最近,网络上流行售卖各个年代的结婚证书,不少年轻人还特地购买空白的老婚书填上自家小两口儿的名字,装裱好作为一份特殊的结婚纪念。据了解,这些买家多为结婚或即将领结婚证的恋人,“在这种充满历史感的泛黄婚书上填上二人的名字,有一种别样的味道。”一位买家说。
在网上搜索“结婚证”三字,搜到了396条结果,大多是各种年代的结婚证书,最早是上世纪30年代,最晚到90年代。其中50年代和“文革”时期的最多。比如“解放初结婚证一对”,“70年代空白结婚证一对”等。随意点开一对“59年结婚证”,看到结婚证四周印有精美的牡丹等花卉图案,顶部印有五星红旗,背景印着“互助互爱”四个大字,盖有某市人民政府婚姻登记专用章。
“领结婚证当天我送了老婆一份,把她看呆了。”昨天通过卖家联系上一位老婚书买主刘先生。他说,他在网上买了一份老婚书,然后填上自己和准老婆的姓名,包装好,在领结婚证当天送给了对方。“看到我们的名字出现在那么古老的契约上,希望我们的婚姻也能更长久和永远。”但他也遗憾地表示,现在能买到的空白婚书都是年代比较近的,真正漂亮的都是年代更久远、写过名字的婚书。
网上的一位卖家介绍,以前出售的各个年代的结婚证书多是写了字盖了章的旧物,主要供买家收藏用,销路比较好。最近,空白的老结婚证书也渐渐火起来。“有人买了填上自己的名字,挺有意思。”这位卖家建议,“拿毛笔填,想填什么填什么,填好了可以装裱起来挂墙上,还可以送给女朋友作特别的结婚礼物,用处很多。”这位卖家同时透露,自己的货都是从旧物市场或古书市场上淘来的,并强调绝对“保证是古物”。婚书标价不一,有些只卖二三十元,也有卖两三百的,五六十年代的婚书价格多在100元以上。出价最昂贵的是一份江西赣州卖家出售的“三十年代苏区结婚证”,标价8800元,但已经写有名字,无法填上自己姓名,只能供收藏用。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卫红说,这些签上自己名字的老婚书并无法律效力,新人还是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婚姻注册登记。但作为买家单纯收藏、自娱自乐来说,这一行为并不违反法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认为,这种行为是年轻人出于对过往年代的好奇,因而对那个年代的文物有一种收集的渴望,甚至“冒充”过去时代人,直接玩起“角色扮演”。
在过去的结婚文书上随意涂写会否涉及损坏文物?夏学銮则认为,没有签名盖章的结婚证书虽然也是历史旧物,但没有实现结婚的象征意义,因而构不成文物,这种行为也构不成文物损坏。(王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