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九江十一月一日电 题:庐山之巅一山藏五教 和谐共生各自传教法
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匡庐奇秀,天下闻名。庐山之巅,山城虽小,但在这中华名山之上,各大宗教和谐相处,成为庐山景中之景。
深秋清晨时分,阳光洒在山坡上,为这个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城带来新鲜气息。山涧清流、林中鸟鸣,恬淡自然,空气中弥漫着舒适的气息。记者随团赴江西采访,适逢礼拜日,带着好奇,走访山中教堂,收获颇丰。
“先生,请带我去教堂!”记者对出租车司机说。
“要去哪个教堂,庐山上有很多教堂?”司机介绍,庐山上既有基督教堂,也有天主教堂,而且都不止一座。
司机带着记者直奔最近的一座教堂,也是庐山上历史悠久的一座基督教堂——河西路二十三号庐山基督教小礼拜堂。
建造在半山上的这座教堂占地面积不大,但风格独特。两层的石室建筑周围,茂盛的梧桐树洒下厚厚的叶子,踩上去吱吱呀呀。门口的石碑上介绍:这幢建筑充分体现了欧洲文艺复兴建筑思潮的余波,整体风格求起伏中的稳定,还有“罗马卷”这样古典主义的烙印。
保存完整的这座古老建筑据说原是英国基督教会的医学会堂,蒋介石、司徒雷登都曾经在这里做过祈祷。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庐山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庐山基督教协会会址。礼拜日的清晨,来这里祈祷的信徒,除了常住庐山的居民,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基督教堂只是庐山宗教世界一角,在庐山“一山藏五教”的世界里,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都看得见鲜活的生命力。
庐山东林寺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公元四世纪,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成为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寺中的“唐经幢”、“护法力士”、“柳公权东林寺残碑”、“李北海东林寺残碑”、“王阳明游东林寺碑”等珍贵文物记载着佛教在江西的兴盛。
庐山道教一脉始自南朝,由名道陆修静开辟。庐山简寂观便由他修建。陆修静还在此编撰藏道经一千二百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庐山佛教、道教共生共荣的局面自此开始。在庐山著名景点“仙人洞”,记者看到,这里供奉的纯阳真人像前始终香火旺盛。“仙人洞”旁依山临壑建有一栋斗拱彩绘、飞檐凌空的殿阁,名为老君殿,殿为歇山式单层建筑,内供太上老君骑牛雕像。来此参观的游客常常顶礼膜拜,香炉之中香灰如山,看得出信徒众多。
根据统计,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五百处。二十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在采访中,常听熟悉庐山的人说庐山“一山藏五教,走遍天下找不到”,一番游览,诚如斯言。在这座云雾缭绕的灵山中,无论东方西方,诸神聚会却能各得其所,芸芸的宗教徒,袅袅的香火,清悦的梵音,在中华文化“和”的理念下,庐山成为多元宗教和谐共生的典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