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奇爷爷有子女9人,身为这样一个庞大家庭的女主人,可想而知,光美奶奶要付出多少辛劳和努力!能做到这一点,除了修养、品德等人格力量以外,也许和光美奶奶的家庭不无关系。她出生在一个有11位子女的大家庭,在她前面是6位哥哥(其中3位是父亲前妻所生),后面是4位妹妹。王家的家教是对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几十年来,光美奶奶与自己的兄妹一直保持着浓厚的亲情,这在近百年来发生剧烈变化的中国社会也是不多见的。
新中国成立前夕,刘家搬进中南海,开始了与毛家比邻而居的生活。刘家在中南海的第一处住所名为万字廊,紧靠着春耦斋和外公住处丰泽园菊香书屋。其得名来自该处一条曲曲折折的碯字形的走廊,所以叫万字廊,是一处风格别致的古建筑。外公到万字廊做过客。进驻中南海以后,外公去战友家做客,轻松谈笑的次数不多,而其中至少有两次是到刘家。
1950年,中南海甲楼落成。本来是准备给我外公住的,但他觉得菊香书屋空间高,住着舒服,就没搬。刘家搬进了甲楼。外公又一次来刘家做客,由少奇爷爷夫妇领着看了每个房间。他看到办公室一面墙上有多扇门窗,便奇怪地问:“设计这么多门窗干什么用?”少奇爷爷答:“我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墙上窗户太多是缺点,夏热冬冷。于是,光美奶奶就与丈夫对调了办公室,自己搬进这间满是窗户的房子。后来,中南海里的儿童逐渐长大,顽皮的男孩子居然爬上了外公客厅的屋顶,警卫负责同志很伤脑筋。出于安全考虑,刘家又搬到福禄居,也离毛家不远。遗憾的是,万字廊和福禄居在“文化大革命”中少奇爷爷蒙冤期间被拆除。但是,我相信:幸福的记忆和公正的历史将永留心底。
春耦斋在外公住处旁边,那是为中央领导举办舞会的地方,毛刘两家经常在那里会面。有时,外公也邀光美奶奶共舞一曲。妈妈告诉我:自己第一次正式与刘少奇主席和王光美同志见面就在春耦斋。那次,妈妈随外公参加舞会,少奇爷爷和光美奶奶也来了,外公把自己的长女李敏介绍给他们。光美奶奶拉着妈妈的手,和气地坐着同她聊天,问她的年纪、学习情况……
光美奶奶说过:自己一生喜爱的游泳是1954年在北戴河向我外公学的。经历人生浮沉的光美奶奶晚年依然坚持游泳,并教会了自己的孙子。我还听说,李讷姨之子效芝表弟小的时候,正是光美奶奶教他学会了游泳。象征自强不息的游泳,成为毛刘两家间传递三代的共同语言。
外公很喜欢光美奶奶所生的几个孩子。刘源叔叔说过:主席见了我们兄妹几个,总是边打着手势边叫我们的名字——手掌放平来回移动,表示平平(老大);两手大拇指和食指围成一圈,表示源源(圆圆的谐音,老二);两手掌斜合成屋顶状,表示亭亭(老三)。最有意思的是老四小小——她是光美奶奶40多岁上得的女儿,见到我外公时才1岁多,直直地盯着主席看,非常可爱。刘家子女叫我外公“毛伯伯”,只有老四小小叫他“毛大大”。一次外公听到后,说了一句:“噢,我是大大,你是小小……”
就妈妈而言,光美奶奶的子女刘源叔叔、刘亭阿姨等是她的小弟弟、小妹妹,而自己在苏联莫斯科国际儿童院的校友——少奇爷爷的长子刘允斌和长女刘爱琴又是她的大哥哥、大姐姐。尤其是刘爱琴阿姨,一直与妈妈保持着友谊,两家经常走动。至于我和效芝表弟的成长,也总是得到刘源叔叔和刘亭阿姨的关心。从我回国创业开始,每前进小小的一步,他们都会时时给予赞扬鼓励,真心希望我们这些晚辈能够幸福安定地生活、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