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肇庆十月七日电(黄耀辉 卫绍泉)在中国民间有许多欢度中秋之夜的习俗,但中秋之夜“甩火头”却是另类。
农历八月十五日晚,在端砚的故乡广东肇庆白石村上演了一场传统习俗“甩火头”。
晚八时,白石村的男女老少数百人齐集村边的堤路,轮番舞动用龙眼枝叶扎成的火头(球),旨在祈求去掉污秽,迎来红火的生活。
据村民介绍,“甩火头”的习俗始于元代,当地人称“训(粤音)火头”,表演时以人为轴心不停地转动火头(球),并与对方的“甩火头”比高低。
据说当朱元璋闹暴动时,白石村的村民就是在借中秋之夜“甩火头”,传递起义信息。
白石古村,建于唐武德年间。村民世代以砚为耕,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清朝末期至建国前,该村制砚至为鼎盛,一大批名砚和名师应运而生,奠定了白石村作为“端砚第一村”的地位。
在该村二百八十八户,一千一百多人中,半数以上人口从事制砚。至今,每年产砚约八万件。“中国端砚展览馆”也坐落该村。
“甩火头”,在该村一度消失。砚乡再现“甩火头”,意在表达砚乡村民追求红红火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