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感受“黄金周”:呼唤文明

2006年10月04日 02:09

  中新社福州十月三日电 题:感受“黄金周”:呼唤文明

  中新社记者 罗钦文

  大大小小的媒体,今天无不在显要的版面、醒目的位置刊登了中国官方首次公布的两项“旅游文明公约”。一是《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一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

  在“黄金周”实行六年后,两个官方机构如此大动干戈发文规范公民的旅游文明行为,既是对文明的呼唤,也是对不文明行为的一种抗争。

  就在今年“十一”黄金周到来之前,中国游客的旅游文明话题不约而同成为国内外媒体聚焦的热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随处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上厕所不冲水……这些在中国人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平常举动,在国家旅游局开展的一项调查中被指为中国游客的陋习。

  中国国家旅游局九月下旬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被列为出境游陋习榜的首位;此外,“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在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扎堆吵闹”等也“荣登”出境游陋习榜。

  出境游尚且如此,国内游也好不到哪里去。“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污染公共环境”,就同样排在国内游陋习榜的第一位。

  种种陋习,并非外人的苛刻求全。记者驻外三年,对此可谓深有感受。记不起来,多少次有人这样委婉问我,“中国人为什么说话声音那么大”,“中国人说话怎么就象在吵架”,让我无言以对。多少次有人这样对我说,去中国旅游很好玩,风景太美了,唯一不好的就是厕所太脏。

  在派驻泰国的三年里,多次上机场去接机,看到中国旅游团一出来,原本安静的接机大厅顿时闹翻了天;多次上酒店去会朋友,还在过道里、大堂里就总是听到国人“绕梁的余音”;还曾目睹中国游客在自助餐厅里一窝蜂抢食物,出行时一窝蜂上车抢座位。

  如今,回到国内,一样的陋习也未少见:游人走后,绿地上留下了随地乱扔的废弃物,有废纸、塑料袋、泡膜盒等等各种垃圾;为了留下一张“到此一游”的照片,不惜上树骚首弄姿;因为人多拥挤不小心的碰撞,导致彼此争吵不休甚至拳脚相向……

  用形象照片记录下来的种种陋习,连日来在此间的一份报纸上被曝光。这份报纸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别出心裁推出“陋习你来拍”栏目,悬赏一张照片最高奖励二百元,向社会征集反映不文明旅游行为的照片。“爸爸出主意,妈妈帮儿子爬上一块浮雕,咔嚓一声拍下儿子的回眸一笑”,这样的一张陋习照就登载在今天的这份报纸上。

  由此,媒体“讨伐”,官方发文,也就不难理解。然而,即便这般,中国公民的出游文明果真就能来个大转变吗?此间人士称,改陋习不是用来做面子的,应有自知之明、审视自己的行为,需要知错就彻底地改、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

  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抛丢垃圾……这些行为举止,实际上谁都可以做到。不过,正如许多人所说的,要养成文明的举止需要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老的为少的做表率;需要“绅士”一点,学会礼让,学会说对不起、说谢谢。


 
编辑:闻育旻】
  相关专题:2006年“十一”黄金周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