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10月2日电(记者 杨杰)记者从四川省政协了解到,在四川今年遭遇的六十年一遇特大干旱中,四十八万多口红层井中的汨汨清流,成为旱区民众的“救命水”。代表着二十一世纪找水技术新突破的红层找水打井技术,正在为缺水区民众带来福音。
由四川省政协经济委员会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四川六千八百万农业人口有四百万人严重缺水,二千万人饮水不安全。这些人群集中在川东十六个市、一百零五个县区,面积占四川总面积近四分之一的“红层丘陵区”,因主要分布侏罗纪、白垩纪红色砂、泥岩地层,地貌以丘陵为主而得名。“红层找水”是根据红层丘陵区风化带裂隙水贫乏,但地层浅、水质好、分布普遍的特点,在改变传统取水模式的条件下,创造出的一户一井的分散供水模式。
二000年六月,“红层第一井”在南充市嘉陵区打成,次年三千多眼示范井成功,显示出红层找水的巨大潜力。二00四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将红层丘陵区找水打井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在三年内基本解决严重缺水的四百万农民的饮水问题。截至目前,一期工程已打井八十万口,二百九十万人告别了“水荒”,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底全面完成,规划区内缺水群众将彻底摆脱“吃水难、挑水苦”的困境。
今年特大旱灾发生后,四川省地矿局对川东十四个市的五十一万多口井进行了调研,发现能完全正常饮用的有四十八万多口,红层井水扮演着旱区群众“救命水”的角色,为解决人畜饮水起到了重要作用。缺水农户急迫地要求再打七十七万多口井。
四川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辜仲江就此建议,四川在完成了一期一百万口红层井之后,立即进行二期工程一百万口红层井的立项和实施工作,待二期完成后,可继续进行三期、四期工程,力争在十年内基本解决全省红层丘陵区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
辜仲江认为,红层找水是四川地矿部门的一大发明,是二十一世纪找水技术的新突破,建议有关部门积极向国家申报专利,保护知识产权。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在西部云南、贵州、重庆等具备红层找水条件的地区,推广红层找水打井技术,使西部红层地区的老百姓能够共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