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9日电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十一五”同“十五”相比,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高龄化显著,农村老龄问题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养老保障问题突出。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表明,中国老龄问题的社会压力日益增大,对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持续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78%,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2132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 12.25%。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
据了解,早在1999年,中国就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到2004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97%,共有11个省市的老龄化水平超过这一全国平均值。
同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属于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至1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超过1000美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李本公说,中国将同时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继续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多渠道筹措老年社会保障基金,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逐步建立广泛覆盖、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相适应、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相对完善的老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高效规范的老龄工作体制;积极推进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适应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服务网络和老年用品市场。(李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