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杭州:拷问政府"土地营运商"角色

2006年09月25日 11:33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收紧,房地产税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关系成了较为隐讳的话题。记者在年初曾经引用一些地方政府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指出一些城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因为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出现较大下滑,现在再上网,用“google”搜索,发现曾登载相关数据的所有相关网页均已显示“被删除”。

  楼市变冷直接影响财政收入

  据调查获悉,今年以来,以“楼市热土”闻名全国的杭州,房地产市场长时间处于“粘滞”状态,流动缓慢。商品房供需关系自去年“国八条”出台以来僵持一段时间之后,已开始呈现较清晰的“买方市场”局面,建成的住宅积压量上升,已经交付的住宅屡屡遭遇“退房”压力,开发企业资金压力日益增大,财政收入受到明显影响。

  根据今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字,杭州市区(不包括萧山、余杭)可售商品住宅达到2.0645万套,而去年同期可售商品住宅为7099套,可售商品住宅数量还在稳步上升。杭州的商品房供应压力正在加大。

  而另一方面,市场观望气氛较浓,需求表现冷淡。据统计表明,一季度纳入杭州市透明售房网销售的八大区域成交量为3118套,同比下降达55.5%。

  杭州房地产需求不旺的局面和前些年一路高歌猛进的快速增长态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首当其冲的就是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在过去,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的税收在杭州地方财政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一季度,杭州市房地产企业入库税收为23.14亿元,下降13.2%,导致杭州市财政收入增幅出现较大回落。部分城区房地产税收滑坡现象严重,近些年房地产开发量较大的几个城区税收下降较明显。如滨江区、上城区房地产企业入库税收同比分别下降27.1%和16.2%,房地产项目集中的西湖区更是下降达45.1%。受此影响,西湖、滨江、上城的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0.2%、0.3%和0.1%。

  杭州市地税部门日前对今年该市房地产行业地税收入作出“前景堪忧”的预测。地税部门称,随着国家调控力度的加大,杭州2006年的房地产行业地税预计将减收14.31亿元,下降25.14%。

  杭州市政府负责人表示,财政负担压力增大,一季度全市财政支出增幅高于收入增幅9.5个百分点,市本级更高出19.6个百分点,杭州市将谋求尽快改变财政收入过度依赖房地产税收的状况,扩大财源渠道。预计今年杭州的经济运行将呈现“阶梯式平稳走低”态势。

  调控“倒逼”地方政府调整策略

  严峻的形势“倒逼”地方政府调整发展思路和策略。杭州房地产开发较为集中的西湖区,在“调控”的声声警钟中,地方财政收入已是“新旧两重天”。

  去年西湖区的地方财政收入总体增幅和营业税等主体税种增幅,与往年相比产生了较大回落。该区负责人承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宏观调控影响。

  从2004年到2005年,西湖区房地产业地方财政收入增幅由55%降至9%,所占份额从54%降至46%。营业税增幅从30%降至2%以下,占地方财政收入份额从55%降至46%。今年一季度的统计表明,西湖区房地产企业入库税收同比下降达45.1%,受此影响,西湖区的地方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0.2%。

  财政收入的减少令很多城区感到头疼,有的财政局长抱怨“区财政快成吃饭财政了”。

  西湖区财政局局长干新卫在今年该区第十二届人代会上作报告说,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还能保持平稳增长,主要得益于全区上下合力招商引资、协税护税。据不完全统计,在房地产业徘徊的同时,其他行业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却由2004年的16%提升到了2005年的40%。另外,一年来,财税部门千方百计,挖潜征收,使小税种、非税收入得以高速增长,有效地弥补了主体税种滑坡带来的影响。

  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内,包括杭州在内的不少城市地方财政收入对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的依赖度非常大,很多正在大干快上的城市建设项目,其资金都是来自“土地财政”。在浙江不少地方,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外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调查表明,2003年绍兴县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为19.2亿元,占预算外收入的69.3%;金华市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为20亿元,占预算外收入的58%;义乌市的土地出让收入15亿元,占预算外收入的60%。很多发达地区的地方财政就是“土地财政”。

  在“倒逼机制”的作用下,新的发展思路正试图摆脱房地产的高风险。在“有形之手”的作用下,不少地方的房地产市场趋于平稳发展。

  不少专家认为,预计杭州楼市下半年成交量会在上半年基础上趋于平稳,在自用需求的驱动下,未来成交量的变化将主要随着房交会的举办而上下波动,短期价格则保持平稳,商铺及写字楼价格将在目前相对较低的价格水平上保持比较稳定的发展趋势。总之,“软着陆”之征象已经出现,但整个杭州楼市还要在后续政策和市场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持续稳定运行一段时间,才能真正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

  转变职能政府应摆脱“经济组织”色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在现行分税制下,增值税的75%上缴中央,25%留作地方,近几年来增长较快的所得税也改为共享税,使得像浙江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尽管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但地方财政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不高。如义乌市2003年的财政总收入近59亿元,地税收入只有13亿元。绍兴县的制造业对GDP的贡献达60%以上,但是,对地方税收的贡献份额却只有27.9%。相比之下,由城市扩张和土地占用带来的税收,包括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及耕地占用税等则全部由地方享有。“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因此成为地方政府扩充税源的最有效途径。

  戴德梁行执行董事张国正说,根据他们的调查,房地产已成为长三角赶超珠三角的巨大引擎。据分析,目前长三角房地产投资额占全国的份额均值为21.6%,高于长三角GDP占全国的份额均值17.7%,这反映出长三角区域的房地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根据戴德梁行的研究数据显示,仅2002年长三角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就达5022.91万平方米,约占全国份额的25%左右,而且随着近些年该区域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估计这一比重可能会达到1/3。

  这一区域的不少地方政府实际上已经深陷房地产经营的利益格局之中。事实上,作为土地出让金以及房地产税收的最大得益者,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房地产市场链条中“土地一级运营商”的角色。他们将国有土地出售给开发商,开发商再加工成楼盘,出售给买房人获利。在这个食物链中,地方政府获得了从土地出让金到开发、销售税收以及建筑业等一系列相关行业的丰厚税收,扮演的是最高端的“财富源头”。在这种利益格局下,地方政府宛如“经济组织”,忙着卖地、招商引资,计算财政和税收的巨额数字。

  有不少专家指出,宏观调控想要从根本上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断开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的这种利益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使地方政府从“获得收入”的迷局中脱离出来,从制度上打破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格局,改变地方政府作为建设用地的“地主”和土地经营者的角色,变“投资性政府”为“服务性政府”,地方政府不作为城市投资的主导者,而是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形成多元化的城市公共投资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方益波)

 
编辑:王菲】
:::相 关 报 道:::
·专家称中国土地失控主因是地方政府不科学政绩观
·国家土地副总督察解析土地调控:对房价影响不大
·国家土地副总督察:不再以审批面积作为考核依据
·土地调控提高工业用地门槛 增加廉租房用地供应
·调控土地能引高房价?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细说调控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