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港报:张学良被软禁后的一次生活细节曝光(图)(3)

2006年09月13日 15:38

     资料图:2005年9月19日,为纪念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而修建的少帅陵,在张学良将军出生地附近鞍山市台安县西平森林公园落成,张学良在天津的亲属专程赶来参加衣冠入葬仪式。“少帅陵”由功臣坊、正门、纪念堂、衣冠冢和少帅碑林5部分构成。少帅陵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观光基地和对外文化交流基地。 中新社发 赵益飞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开始谈话的时候,莫德惠首先回忆着八年前的往事,说:“我跟汉卿已经八年不见面了,这次见到了,汉卿说我的胡子斑白了,而我觉得他胖了很多。”“卢沟桥事变”前一年,莫氏曾经好几次探视过那时居留在蒋主席的故乡──溪口的他的老友张学良,那时还没有战争,要探视张氏还相当方便。后来战争把人与人之间隔绝了,这次是战争结束后,张氏第一次与莫氏接触。“从一九三七年起到今天,整整十年了,”莫氏叹息着说:“十年的光阴,汉卿的全副精力完全放在书本上,由于环境上的变迁与感受上的变化,他读的书籍跟着他所要追求的真理,也在不断的演变,这十年来他读书的演变是进步的。”根据莫氏所述,这十年来张氏所读的书籍达二百余种,同时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来说明他读书演变的过程。

  莫德惠耐心地对记者介绍着。他说,张氏读书的第一个时期:“在汉口时,蒋主席为了教育他,特别请了一位姓步的老先生给他讲解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从那时起他开始接触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思想。对中国的旧文化也有了相当认识。后来战争把他送到了后方,更使他离开步老先生而接触到许多实际问题。”

  “他第二期的读书生活,是在由溪口内迁途中,与最基础的农村社会发生了关系以后,对农村经济生活感到了兴趣,并体验到国民经济的重要,从此,成为解决社会问题最基本学理的经济学,又成为他研究的中心了。到息烽乡间以后,他就开始了这一门学问的研究。为了深一层了解在经济学上所引用到的哲学的诸问题,他又选读几种哲学书。又由于学习种菜、采茶、养鱼、养鸡,对自然科学的书籍亦有相当研究。这个时候,使他懂得了事物变化的一定的规律是怎样的。”

  张氏读书的第三个时期:“三年前是战争到达最艰苦的年头。他从报纸的舆论上看得出国运的险恶,根据他所知道的事物变化的道理,他开始研读中外历史,希望在历史上找出一些解答现实问题的道理。他更注意到明朝是怎样兴盛起来,及后又为什幺亡给清朝的前因后果。这之后到现在,他一直在从事明史的研究,最近又读些民族学的材料。他希望得到更多的关于明代史事的资料,使能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并想从事于历史著作。

  莫德惠还给记者提供了一张书单,上面开列着一串张氏读过的书名,从中可以看到张对于历史书籍的涉猎相当广博。这份书单开列着以下书名,其中有:中国近代史(大学丛书)、中华两千年史、清代通史、中国通史、东林始末,三朝野纪、中国史论集、清代文献纪略、东北通史、国史大纲、明儒学案、船山哲学、使琉球录、明武宗外纪、东南纪事、中国政治思想史、明季政治与社会、行边纪闻、边政考、安南图志、刘宗周年谱、南明忠列传、中国伟人传、张居正评传、船山遗书、王文成文集、明季北略、明季南略、西域行程记等四十二种。

  接着,莫德惠又向记者介绍了张氏的家庭情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杜燕】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