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互补性很强,中巴都是正在发展的新兴市场,随着本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中巴经贸合作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能矿资源领域。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总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但也需进口石油和天然气。2005年中国钢产量达3.5亿多吨,电解铝产量达778.7万吨,矿产资源除国内供给外,也需大量进口。目前中国的主要能矿资源人均消费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能矿资源的需求总量会有所增加。我们的能源战略是,在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的前提下,适度利用国际能矿资源市场。中国已经与一些国家在能矿资源方面开展互惠互利的合作。巴西能矿资源丰富,资源产业发达,而且在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等新能源开发方面很有特色,是能矿资源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加强中巴能矿资源领域的互利合作,有利于两国的优势互补,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我们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同巴西的合作。更何况双方在这一领域已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在今年3月召开的中巴高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又成立了能源矿产分委会。双方企业家应从战略的高度,在现有合作基础上构建更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互利双赢。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巴两国都是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大国,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在铁路、交通、港口、机场、油气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拥有雄厚实力。2005年,中国新建铁路1200多公里,增建铁路复线480多公里,建成电气化铁路860多公里,铁路总营业里程达7.5万公里,已建成43条电气化铁路,是继俄罗斯、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三大电气化铁路国家。前不久全线通车长达1100公里的青藏铁路,克服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三大难题,创下了铁路建设历史上的多项世界之最。去年,中国新建公路12.9万公里,其中新建高速公路6400多公里, 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1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港口拥有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030个,货物吞吐量达49亿吨、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7580万标准箱,都居世界首位。中国的油气管线的总里程,从1997年的2.04万公里提高到2005年4.1万公里,增加一倍多。两国企业虽然参与过对方个别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但就总体而言相互了解不深,这一领域的合作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加强两国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是深化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方面,必将大有作为。
──在高新技术领域。早在1982年中巴两国就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近年来,双方科技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内容更加充实,成效日益显现。中巴联合研制并发射的两颗地球资源卫星,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中巴合作生产支线飞机,2002年成立合资公司,2003年就交付了第一架,经两国适航当局的检查,技术及质量完全符合标准并达到美国FAA的要求。2004年交付6架飞机,2005年又签署了10架飞机的购买协议。我高兴地告诉大家,昨天,我与卢拉总统共同见证了签署购买100架飞机的合同,其中包括在巴西生产的50架100座飞机。同时,还见证了签署中兴通讯和巴西电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备忘录,掀开了中巴高新技术领域全面合作的新篇章。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中巴两国都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着力发展高新技术,并形成各自的优势。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巴两国应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深化高新技术领域的战略合作,共同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成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造福于两国人民。
──在农业、纺织、机电和轻工产品等传统贸易领域。两国各有优势,互有需求。已经开展的商品贸易往来,丰富了两国国内市场,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巴西农牧业发达,农产品丰富,去年有近800万吨的大豆销往中国,约占中国当年大豆进口的30%左右,同时,两国在大豆种植和开发方面还有广泛的合作空间。中国的一些家电、通信和轻工产品在巴西市场具有较高的信誉,格力和上海广电等中国企业的产品受到欢迎,并且已经在巴西投资建厂,为巴西的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2005年中巴双边贸易额增长20%,今年1至6月增长51.2%。这一领域快速增长的势头,展示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深化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领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