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今年二季度的住宅均价比上季度上涨12.67%,同比则上涨21.83%。在大连,上半年房价有四个月连续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在青岛,上半年市内商品住房交易均价同比增加26.95%,6月份平均价格同比涨幅高达34.49%……眼下的徐州甚至上演了买房者通宵排队的场面。而这就发生在国家新一轮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高潮之中。(《上海证券报》8月23日)
从去年的“国八条”到今年的“国六条”,从提高房贷按揭首付的比例到开征二手房交易的营业税及所得税,再到控制户型的比例以及限制外资进入中国房市,近年来,中央政府为了稳定房价,出拳越来越频,力度越来越大。然而,房价依然高涨。报道说,徐州、大连、厦门等很多城市房价的两波涨幅,一次发生在“国八条”后,一次发生在“国六条”后。每一个稳定房价的新政,事实上形成了房价的新一轮上涨。
房价为什么越调控涨得越疯?有人说,这是房地产商炒作的结果。有人说,很多人的超前消费观念有问题。可是,开发商为什么能炒得起来?因为奇货可居。人们明知开发商通过炒作而哄抬价格、明知自己难堪重负,为什么还有超前消费?因为房价越调控越涨的事实,强化了人们的预期,如果现在不赶紧买,将来可能付出更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供不应求。而房子的供不应求,主要是因为土地的供不应求。
在土地供应问题上,开发商与地方政府的说法迥异。开发商普遍反映拿地太难。在郑州市,很多中小开发商,因为无地开发已经或正在倒闭。少量的开发用地,都被实力雄厚的大开发商不惜代价地收入囊中。但各地的政府都会拿出数据说投放的土地并不少,今年是去年的几倍云云。那么,土地供应到底是多还是少?应该由谁说了算?当然是市场说了算,而开发商最有发言权。
地方政府普遍认为,主要是因为开发商大量囤积土地所致。那么,开发商为什么敢大量囤积高价买来的土地?要知道,这既占用大量资金,而且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如果有大量的土地注入市场,那么开发商可能血本无归。也有很多人认为,消费者的购房观念变一变,都不要超前消费了,需求一降下来,房价不也就下来了吗?可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相信房价还会上涨。要改变这种胶着的状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供应,改变供求关系。如果土地可以比较容易地买到,看谁还囤积土地?如果地多了、开发的房子多了,看谁还能哄抬房价?
当然,在目前购房胃口被高高吊起而且积累的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要扭转供不应求的局面,土地投放量需要大幅度的提高。这不符合国家“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政策以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有一点必须申明,那就是城市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既然要城市化,城市规模肯定要快速扩大,那么,城市就必然要蚕食周边的土地包括耕地,迟早而已。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从根本上讲,政府垄断土地供应本身就不符合市场规律。但这种局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太可能改变。不过,在目前这种体制下,政府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关键在于它舍不舍得放弃土地带来的丰厚收益。(中国青年报 盛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