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迄今为止的各种争论,也常常陷入混乱中。对于何谓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争论各方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对于到底哪些是敏感行业和重点企业,也是众说纷纭。即使是刚刚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规定》也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界定。
赵英表示,并不是任何存在国家经济利益的地方都有经济安全问题,只有涉及关系整个国家、全体民众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关系国家兴衰的重大经济利益受到侵袭、破坏时,才能做出“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
他说,我们讨论产业安全首先有必要明确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的概念。只有明确了概念,才能够深入、准确地讨论问题。
中国产业安全解密
这份报告最引人关注之处,是用量化方法与模型对中国2015年时的经济和产业安全进行了预测分析。
报告预测,到2015年时,中国国内经济子系统、国际经济联系子系统、社会与政治环境子系统及整体经济系统都处于“基本安全”状态,但“基本安全”程度并不高。
根据这份报告的分析,国家防务子系统是惟一处于“安全”状态的子系统,但其指数接近“安全”状态的分数下限,已经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的边缘了。而从生态环境子系统的指数看已处于“不安全”状态。
赵英说,“基本安全”的程度不高,主要是由于能源和矿产资源对外依赖增加,外贸依存度过高,金融系统有待改革与健全以及信息系统有待增加安全度等原因造成的。
从总体上看,则是由于我国经济规模加速扩大,经济体制仍然处于转折过程中。
报告认为,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体现,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与政策要以产业安全为具体出发点和着力点。
这份报告认为,中国产业安全处于基本安全状态。
而跨国并购正对产业经济安全带来多方位的影响。这份报告描述了外资并购手法的诸般变化。
根据这份报告,现在外资更倾向于利用其资本实力一般采用投入大量注册资金或增资扩股等方式,迫使中方放弃多数股权或稀释中方股权比例,从而达到占据合资企业多数股权,控制国内企业,进而达到控制某些产业的目的。
外资对有些重要企业的并购、兼并影响力也在增强,“一些外资通过并购国内龙头性企业,使其品牌消失,当外资兼并之后,这些企业和品牌就消亡,比如说国内一些轻工业的名牌现在基本上没有了。”赵英说。
同样,跨国并购使国内多年积累的技术进步的基础受到严重削弱。“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赵英说,比如说徐工大家认为它是工程机械,与国家安全的确关系不大,但是它提供了中国整个建筑机构行业的技术研发平台。在中国许多产业里,一旦这个平台没有了,其他的零部件、技术开发就失去了载体,所以我们要妥善处理这些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