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建设物流中心考虑北京作用
季任均教授说,天津的规划确实考虑到了北京市的总体规划。天津的物流中心建设也特别应注意与北京的铁路交通枢纽的作用、首都机场、京津塘高速公路,以及规划中的京津之间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协调起来考虑。
季任均教授说,天津是个港口城市,也有天津机场,而北京在铁路运输上有天津无法比拟的优势,又有首都机场。他认为,在物流和运输方面,两个城市有相当大的合作和优势互补的空间。
他分析说,天津机场的货运比较多,而首都机场的人流量比较大,如果把规划中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考虑在内,将来两个城市之间的来往只有30分钟的时间,这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人流可以通过首都机场到达京津地区,然后通过高速公路或高速铁路向周边城市分散,而包括来自天津港和天津机场的货物,也可以通过高速公路或高速铁路向周边城市分散。
国务院的批复中提出,2020年,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左右;其中,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控制在630万人左右。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50平方公里以内;其中,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控制在580平方公里以内。根据天津市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必须防止城市规模盲目扩大。
焦点1 天津做经济中心减轻北京负担
出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同时也是对历史尊重
政策:国务院批复中说,天津市是我国直辖市之一,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将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解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季任均教授说,相对于珠江三角洲的深圳和长江三角洲的上海,环渤海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协调上存在着不太通畅的局面。而实际上珠三角地区都在一个省内,许多事情比较好协调,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实力明显,在与其他省份的协调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环渤海地区,经济上没有一个特别冒尖的,有很多重复建设。
现在把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而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并没有表示要建成经济中心,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历史的尊重,这并不是天津取代北京成为经济中心的。北京与天津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首都,一个经济中心,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北京也由一个历史上的消费城市变成了生产城市,许多生产项目都上马,与周边城市发展造成一系列重复建设,相邻的地区发展不协调甚至有些畸形。
但现在中央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将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而北京则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让这两座城市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这可以让北京的城市负荷不像以前那样重,可以减少本不必有的任务。而这些任务则可以让周围的其他城市来承担。
焦点2 滨海新区有制度试验田作用
若某制度在该区试验成功,北京等周边地区可借鉴
政策:要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对于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增强和完善滨海新区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综合功能。
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以及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解读:季任均教授说,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滨海新区将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季任均特别强调说,根据国务院制定的发展战略,滨海新区还是个制度、规范和办法的生产者。根据国务院规划,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本着科学、审慎、风险可控的原则,可在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
季任均说,如果一个制度在滨海新区试验获得了成功,北京等周边地区可以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可以借鉴,这也会带动整个区域的制度创新,从而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来源:新京报,记者:郭少峰)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