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人们来说,泰舍特这个地名也许并不陌生。几经波折最终确定走向的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线就西起泰舍特,东至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通常简称为“泰纳线”。
河边小城“热”起来
8月2日,“中俄友谊之旅”车队驶入泰舍特。在去旅馆的路上,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道路两旁低矮的房屋。其中大多数是木建筑,人字形房顶上盖着石棉瓦。泰舍特城有4万多人隶属于伊尔库茨克州位于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的交汇点离比留萨河不远。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泰舍特地区的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
当地人告诉记者,泰舍特这一地名是有来历的因为泰舍特卡河从这里缓缓流过然后注入附近的比留萨河。在开特族人(亦称叶尼塞人)的语言里泰舍特的意思是“冰冷的河”。如今随着“泰纳线”的开工建设“冰冷的河”畔的这座小城开始“热”起来了。据“泰纳线”承建方石油输送公司的消息,“泰纳线”今年4月22日开始建设,第一期工程有望2008年完工。目前已完成343公里管线建设、134公里管道的焊接以及114公里管道的埋设工作。
“泰纳线”——新的经济增长点
8月3日上午,“中俄友谊之旅”采访团采访了泰舍特区第一副区长基里琴科等官员。基里琴科首先介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他说,当地的支柱产业是林业,此外还有农业、运输业等附属产业。有记者问当地政府是否把“泰纳线”的建设看作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基里琴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是毫无疑问的,地区政府对这个项目期望很高,因为石油管道的建设能够给泰舍特带来许多就业机会。”
据介绍,“泰纳线”石油管道在该地区境内的长度为78公里,每隔一段需建石油中转站和石油储存站。石油管道的建设预计可为该地区创造1500个就业岗位。为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承建“泰纳线”石油管道的石油输送公司正在当地选拔优秀的青年并把他们培训成技术人才,目前已经有78人通过这种途径进入该公司就职。
并非所有年轻人都向往大城市生活
基里琴科坦言,近年来,的确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趋势:有相当多的年轻人向往大城市的生活。但是,随着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投资增加,许多年轻人开始选择在当地就业。为了培养人才,泰舍特地区政府每年从当地的中学毕业生中挑选优秀者,以委培形式派到伊尔库茨克上大学,等到学生毕业后再安排到泰舍特地区就业。这样,既为当地的部分中学毕业生提供了免费上大学的机会,还保障了这些学生大学毕业后的就业。
采访结束后,当地政府安排记者们沿比留萨河参观。陪同参观的政府新闻秘书娜塔莎是一位漂亮的金发女郎。她就是获得免费上大学机会的幸运儿之一,去年刚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大学新闻专业毕业。据她介绍,在俄罗斯,最受青年学子欢迎的是外语专业,语种主要包括英语、德语、汉语、法语、日语。其次,企业管理、经济学、教育学、医学、动植物养殖等学科也很受青睐。她还说,这里的年轻人有半数去了大城市,另外一半学成后回到家乡工作。记者问她为什么不到大城市去,她回答说,她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在州政府做新闻秘书,同样能够学以致用。说到这里,她话锋一转,神采飞扬地说:“我喜欢中国武术,因为武术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修身养性。记者问她是否知道普京总统今年上半年访华时去了一趟少林寺,她说:“这在当时是一条重大新闻。我能不知道吗?别忘了我也是新闻系毕业的啊!” (《人民日报》 张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