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奥运经济 中新社发 吕建设 作
|
插图:奥运经济 中新社发 吕建设 作
|
中新网8月26日电 香港《星岛日报》8月26日发表社论《不宜夸大“后奥运效应”》说,国际形势的发展,包括油价上落影响通胀,以及欧美经济衰退危机可能打击中国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奥运因素更加大。
社论摘录如下:
北京奥运会闭幕,一轮观赛亢奋过后,大家关心经济会否出现“后奥运效应”。
过去二十年,奥运主办城市所属国家,在奥运年的股市只有西班牙有下跌,至于奥运后一年大都上升,只有韩国牛皮上落,但在此之前,韩国股市已连续两年分别大升了九成和七成。
至于反映国家经济增长的本地生产总值,除了澳洲,所有主办国在奥运后一年几乎全部放缓,西班牙更出现经济倒退。作为一九九二年巴塞罗纳奥运会主办国的西班牙,奥运后一年经济倒退了百分之一点二,股市反而飙升了五成多,显示奥运后股市和经济表现未必同步。
总而言之,奥运前由于国家要投入大量资源兴建运动场馆和设施,再加上各行各业憧憬奥运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展拳脚,往往可刺激经济增长,甚至产生经济过热。以一九八八年汉城奥运会主办国韩国为例,在奥运前一年和奥运当年,经济增长都达两位数字。奥运之后,各种建设步伐和经济活动放慢,有城市更因奥运前举债大兴土木而削弱日后投资基建的财力,形成“一节淡三墟”的局面。
北京今次筹办奥运,七年来花了超过三千亿元人民币,远远抛离其它主办城市,当中一百三十亿元是建设场馆,其他大部分花费涉及城市建设,不少工程都要赶及以一个“新北京”来迎接“新奥运”。过了奥运的死线,建设步伐难免有所放缓,“后奥运效应”会否在北京出现而扩及全国呢?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执行会长陈剑日前形容,有些行业可能会在京奥后调整。但他也指出,建筑及房地产业则在京奥前已经有调整。换句话说,当局没有任由奥运经济泡沫不断膨胀,即使奥运后调整,也不会出现一落千丈之局。
当局在奥运前不只对北京浇冷水降温,对全国也是如此,以控制物价上涨和防止经济过热为宏观调控主调。纵使市场和民间一再传出政府会“托市”搞好奥运气氛,从这一阵子的股市表现来看,当局也没有这样做,股市已经从高位下跌了六成。
北京市为了奥运投放资源最多,大家都预期奥运后经济放缓。不过,北京市经济只占全国经济总量百分之三点六,虽然七年来花了三千亿元,但单是四川地震未来灾后重建估计都达一万亿元,故此大家毋须跨大北京市经济辐射到全国的影响。
此外,当局在京奥前为经济降温,避免爬得愈高跌得愈重,现在没有了“奥运泡沫”的顾忌,反而有较大自由度设法保住经济增长,这阵子又公布会安排三十五亿元助中小企解困,又上调部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又增加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又容许增加电价,“好消息”接连出台。
国际形势的发展,包括油价上落影响通胀,以及欧美经济衰退危机可能打击中国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奥运因素更加大。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