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北京奥运会拳击比赛的最后三场决赛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打响。在男子轻量级(48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邹市明以1-0战胜蒙古选手获得冠军。这枚金牌是中国拳击奥运史上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50枚金牌,蒙古选手普列布道尔吉·塞尔丹巴获得亚军。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
8月24日,北京奥运会拳击比赛的最后三场决赛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打响。在男子轻量级(48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邹市明以1-0战胜蒙古选手获得冠军。这枚金牌是中国拳击奥运史上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50枚金牌,蒙古选手普列布道尔吉·塞尔丹巴获得亚军。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
1米64,体重48公斤,这对于小姑娘来说,也是苗条的身材了,而邹市明恰恰就是这个身高和这个体重。再加上一副清秀的面庞,拳坛冠军从小就常常被误认为是个女孩子。从像个文弱的小姑娘,甚至被同龄的女孩子欺负,到现在拳坛上虎虎生威的拳击手,邹市明走过的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
同桌的她很凶蛮
说起自己的童年,邹市明印象最深的居然是如何被妈妈当成女孩子一样养大。“没办法,小宝(邹市明的小名)小时候长得特别秀气,头发又是自来卷,亲戚邻居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他,都说他像洋娃娃,还说长大肯定是个秀才。”邹市明的妈妈宋永会女士这样说小时候的邹市明,“所以,我就喜欢把小时候的小宝打扮成女孩模样,还给她化妆,照了不少相片。”
被当成女孩养,邹市明从小的性格也很乖巧,文文弱弱的。“我小的时候不爱跟别人说话,更不喜欢大声说话,妈妈又喜欢把我打扮成女孩子,我也不会像别的男孩一样到处跑、到处玩。总之,真的就像个小姑娘。”邹市明说。
这种文弱让邹市明小时候没少受欺负,拳王的左眼角至今还留有一个斑点状疤痕,而这个疤痕不是他在拳击场上留下的“纪念”,而是上小学时因为争夺“三八线”,被同桌的她给收拾的结果。“小的时候,真的性格太软弱了,现在自己想起来都觉得很不可思议。”邹市明笑着说起同桌的她。
招考第一轮就被淘汰
身高不够高,身体又不够健壮,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也开始担心,怕小邹市明就这么被欺负着长大。于是,在他十三岁的时候,邹市明被送去学武术。
“爸爸妈妈就是希望我能够强身健体,可是我不是很喜欢武术,也许是缘分吧,我一见到拳击就喜欢得不得了。”邹市明说,“拳击更具爆发力,也更自由,我爱上了那份自由的感觉。”就这样,邹市明一边告诉父母自己还在练习武术,一边已经偷偷学习起了拳击。
1995年邹市明等来了他一直期待的那一刻。他同190个孩子来到了贵州省遵义市体育学校,满怀希望,希望赢得体育学校拳击队仅有的4个名额。但是,他第一轮就被淘汰了,因为学校的拳击教练认为他的出拳长度不够。“当时没有灰心,真的,就觉得自己能行。所以两周后就又去了赛场,这次留下了。”邹市明说。“这孩子有武术功底,步法很好,再加上身体灵活,知道如何躲避对手的进攻,所以决定录取他试试。”当时录取他的梁峰教练说。
海盗拳王梦圆奥运
1995年,真正开始练习拳击。邹市明开始了卧薪尝胆,臂不如别人长,个子又不够高,这些都得想办法弥补。于是,邹市明和教练想到了速度。
“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也不比谁差。”从练拳击的第一天起,邹市明就立志让中国拳击在世界拳台扬眉吐气,“国外的选手,他们身体很强。我们亚洲、中国的拳手,比较擅长动脑,我们更多的是打智商,还要充分发挥速度和灵敏性上的优势。”就这样,邹市明的拳头被冠以了“海盗拳”的称号。
“海盗拳是国外的一些教练或媒体在比赛中给我的一些称呼。而我更希望把这种打法称之为游击打法。像我的家乡在遵义,遵义最出名的一个战役叫四渡赤水。我觉得这是红军的一种打法,打对手,打完就跑,跑完以后,等撤退我再打回来这样一种打法。”邹市明说。
就这样,用自己的速度,2003年世锦赛亚军、2004年奥运会第三名,2005年、2007年世锦赛冠军,邹市明不断刷新着中国拳击的历史。终于,邹市明站到了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这次他拿到了金牌。
从那个被欺负的“小姑娘”变成今天领奖台上的拳王,邹市明已经圆了自己的奥运梦。而接下来,他将飞向更广阔的天地:“我喜欢这种面对面的对抗,这才是男人的运动。往拳台上一站,我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目光都在关注着我,那种感觉真是好极了!”(汤敏 殷小平)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