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代表团已经到手的26块金牌中,含金量最高的,可能要算张娟娟从韩国女子射箭梦之队手里夺得的女子个人射箭金牌了。说它含金量高,不仅仅因为它填补了中国奥运金牌榜上射箭一栏的空白,也不仅仅因为它续写了中国“百步穿杨”的神奇,还不仅仅因为它终止了韩国在这个奥运项目上的六连冠,更因为它治疗了中国在若干竞技体育项目上的流行性“恐韩症”。这块金牌给人的最大启示,或许是:假如一个人像张娟娟那样连自己都不怕,就不会怕任何人。
竞技体育比的主要是四样东西:体力、技巧、心理和组织。不同的体育项目比的侧重点不一样,举重比的主要是技巧性体力,体操比的是心理性技巧,足球比的是以体力为基础的技巧性组织,射击和射箭比的则主要是技巧性心理,没有任何体育竞赛项目像射击和射箭那样依赖于运动员的心理。它们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主要是两个东西:勇气和静气。
枪箭皆兵器也,非勇者不可玩矣。但竞技体育中的兵器,并不是老子《道德经》里所说的“不祥之器”。作为兵器的枪和箭,射击的是他人(战场上的敌人),所以是“凶器”;作为体育器械的枪和箭,射的其实是自己,可称为“神器”。射敌人,需要勇气;射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不断地用箭射自己的懦弱,射自己的恐惧,射自己的浮躁,射自己的懒惰……这其实是自我完善的人格修炼过程。当你把这些东西射掉之后,你就有更大的把握在任何情况下射中那黄色的靶心。
射不掉这些,就容易得一种“黄心病”。黄心病是射箭运动员都容易得的一种病,只要得了,就很难痊愈,病人大多会放弃射箭这项运动。这种病的发生机理是,常年瞄准中央靶心,导致运动员产生视觉疲劳和逃避心理,在潜意识里拒绝把箭射进靶子上的黄色区域,从而使每一箭都偏离靶心。
张娟娟1996年就得过这种病。那年她刚进山东省队,训练非常刻苦,但成绩却非常糟糕,半年后参加全国射箭锦标赛,一败涂地。她的母亲非常担心,后来说:“那个时候娟娟有一段时间总是射不中靶心,她自己也非常沮丧,打电话回家说自己累了,不想练了。我当时劝她,我说你不练怎么办,难道回家跟你爸爸种地啊?咱们农村的孩子连这点苦都吃不得吗?”
张娟娟知道,全家为了培养自己练射箭,把准备要盖房子的全部积蓄都拿出来了。如果自己放弃射箭,她放弃的将是一个她想成为的自己:孝敬父母,勇往直前,不怕吃苦。如果自己选择回家种地,那也是一种勇气,也可以过得幸福快乐;如果把回家种地当作一种逃避,那就是承认自己的失败。
我想张娟娟最后肯定意识到,她在潜意识里要逃避的那个“黄心”,其实就是那个自甘失败的自己。敢于向自己放箭,才能真正治愈自己的黄心病,这是自己挑战自己。张娟娟在1997年和1998年两年之内都没有参加比赛,当队友出去比赛的时候,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训练场上重复瞄准动作,那其实是在自己瞄准自己。
除了勇气以外,射击最需要就是静气,需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镇定。《新西兰先驱报》在评论杜丽的胜利时说,要在这一届奥运会上做一名中国运动员,你需要两样东西——钢铁一样坚强的神经和胜利。其实,最需要这两样东西的是中国的射箭和射击运动员。射击要拿第一块金牌,射箭要改写奥运金牌零的历史——这是要胜利;心里的一丝波澜,都可能让你射出的子弹或箭镞失去准头——这要的是钢铁般神经。
实际上,有勇气的人才有静气。杜丽射失了国人寄予厚望的第一枚金牌,甚至想放弃射击,放弃比赛,她觉得射击很没有意思。其实她是害怕再一次失败。她没有料到有很多志愿者给她送去卡片,写满鼓励的话,她觉得即使为了这些关心她的人,也要坚持打下去,结果她胜利了。以我之见,那些卡片显示的真正意义是,即使你失败了,国人也不会放弃你,你当然没有理由放弃自己,这使她觉得失败并不那样可怕。
可见,国人越有平常心,运动员越可能出好成绩。(资深评论员 吴稼祥)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