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晚,主火炬奥运圣火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熊熊燃烧,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
8月9日晚,主火炬奥运圣火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熊熊燃烧,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
2008年8月8日晚,当人们沉浸在如梦如幻的开幕式表演中时,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主火炬塔在哪里还是一个谜。实际上,这个重48吨,高30多米的主火炬塔,正横卧在“鸟巢”的顶上。
直到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开始入场,这个庞然大物才开始矗立起来,整个过程仅用了16分钟!
在我国著名运动员李宁点燃主火炬塔的那一刻,现场沸腾了。但那一刻,更感喜悦和激动的是另一群人:担任火炬塔建设任务的首钢集团的工程技术人员。
不允许出一点杂音,几万颗螺丝,上千块钢板不许有任何差错,首钢人仅用了16分钟就在“鸟巢”顶部搭建了一座气垫房,将巨型的主火炬塔成功地举了起来。为了这一刻的到来,他们付出了7个月的辛勤汗水。
2007年12月24日,首钢接到北京奥组委交付的重大任务——“鸟巢”主火炬塔工程。那时距北京奥运会开幕只有228天。
这是一项沉甸甸的使命,为了严守秘密,工程项目部将主火炬塔工程统称为“TS”工程——即“特殊”工程,并专门规定了详细的保密制度。
奥运会主火炬塔外形什么样?内部结构又如何?首钢TS工程项目部拿到手的只是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独具匠心的一张意向设计图,图上只有主火炬塔的基本轮廓和大致尺寸,却没有施工的精确数据。张导的这幅意向图考验着首钢人的创新智慧。
在主体结构制作上,火炬塔的“骨架子”全部由异形钢管组成。搭建“骨架子”的管杆有2000多根,但没有任何两根是完全相同的,不仅规格材质不同、长短尺寸不一,就是管杆的口径也相差甚多,最粗的达399毫米,最细的只有70毫米。火炬的1026张外皮的大小也各不相同。
主火炬塔设备制作完成后,难题仍然接踵而至。“鸟巢”是钢结构,金属的热胀冷缩使“鸟巢”的尺寸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白天膨胀,晚上收缩,甚至每个小时的尺寸都不一样。制作设备时是冬天,安装设备已是夏天,这就让火炬塔在“鸟巢”上的准确定位十分困难。
另外,按照张导的想法,奥运会主火炬塔的外形、体积,既要与气势恢弘的“鸟巢”协调一致,又要实现在开幕式上的“出奇”效果。这就需要将全长32米、重达48吨、最大直径12米的主火炬塔,平时卧在“鸟巢”的顶部,就是将它先藏起来,直到点火前的最后一刻才被推出、矗立起来。
为了确保主火炬塔的“出奇”效果,首钢人在“鸟巢”顶部为它搭建了一座气垫房。白天主火炬塔就躺在里面休息,晚上才进行调试工作。一直到8月7日才将气垫房拆掉。
7月10日,主火炬塔通过北京奥组委验收。
8月2日,主火炬塔试验点火成功。
2008年8月8日夜,北京奥运会主火炬塔,为光彩夺目的开幕式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记者 马北北)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