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在演练救治伤员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2008年8月3日播出:奥运医药保障体系调查,以下为节目内容。
还有几天,奥运会就要开幕了。到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和游客相聚北京。主办城市北京不仅要为他们的衣食住行做好服务,还要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要及时医治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同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那么,在医药卫生保障方面,北京市做了哪些准备呢?一起来看记者的调查。
现场医疗急救工作是奥运医疗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维持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及时对症治疗,为送到医院后的救治争取时间和抢救机会。据了解,奥运会期间,北京急救中心主要承担运动员、奥运会官员、媒体记者及现场观众在奥运场馆、驻地出现伤病情况时的急救转运任务。
按照北京急救中心的规划,奥运会期间,北京急救中心的救护车将遍布所有比赛、训练场馆以及奥运村和媒体村,截至六月底,总共设置了165个急救站、配备了191辆急救车,815名医疗急救专业志愿者。
在北京急救中心的门口,停放着几辆急救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其中有两辆车比一般的急救车要大出不少,一辆车的顶上还配备了可升降的摄像头,车内则有一个大屏幕的电视。据北京急救中心的张永利主任说,这是他们的通讯指挥车,现场指挥者可以通过摄像头了解现场情况,在这车上进行调度指挥。
记者还注意到,在这辆通讯指挥车的旁边有一辆更大的车,顶上有四盏可以升降的照明灯。据介绍,这是一辆多功能大型医疗保障急救车,配备了100份的抢救物资,升降式的照明灯可以辐射事发现场200平方米的范围。另外,这辆车的后半部还有一个现场抢救舱。
北京急救中心 主任 张永利:
我们后面这个抢救治疗舱 主要是对于现场的一些重病人,进行最快的那些快速处治,比如说气管插管,现场一些大的清创缝合,包扎止血固定,这些重病员呢,在后面舱里边都可以进行操作啦。
张主任告诉记者,这两辆指挥车和医疗保障车,都是特意为奥运会配备的。奥运期间,一旦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将能有效地提供医疗救援保障。而相对于正式赛事,奥运会的开闭幕式,现场参与人员更多,场面更大,情况也更加复杂,所以更要加强预防出现突发性事件,做好相应的医疗急救保障。
首先 在开幕式的奥运圈内,也就是鸟巢附近,我们布置了43辆车 另外呢,在距离鸟巢1.2公里的这个306医院,我们设置了第二检查分类区,在这个地方 我们开幕式当天集结了50辆救护车,总共加起来一共93辆救护车,保证开闭幕式的医疗安全。
记者从北京急救中心了解到,奥运期间,直接为奥运服务的医疗急救专业志愿者中,除了北京急救中心的急救队员以外,还有来自北京二、三级医院的600多名医生和护士。这些医护人员虽然有一定的急救常识,但是缺乏系统的急救理论和技能,所以都必须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李崇剑是一名来自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的主治医师,平时主要是以院内工作为主,现在作为奥运医疗急救志愿者正在接受培训。通过模拟猝死、脊髓损伤、四肢骨折等场景,他将掌握现场抢救、紧急转运等业务技能。
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主治医师 奥运医疗急救专业志愿者 李崇剑:
我们碰到这种猝死,现场抢救的话,可能有时候会手忙脚乱,通过这种培训以后,我们至少能够做到角色的一个转换,能够跟几个人,像护士、司机还有志愿者,我们能够很好的配合起来,能够争取到患者恢复的宝贵时间,有利于患者生命的挽留。
按照医疗急救转运的工作流程,经过现场救治,一些危重伤病员,必须要转送到附近的医院。那么,为了缩短抢救时间,急救转运和医院内救治的衔接也是救治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近日,由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科委共同主持研发的医疗急救信息平台正式启用了。在演练现场,一个手机模样的的东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它就是急救信息平台的主角之一,它的名字叫“手持无线现场急救信息系统”。个头虽小、作用可不小,当比赛期间有运动员、官员或观众需要急救时,现场医务人员就可以通过它将患者信息第一时间发回到调度中心。
当患者被送上急救车后,车上的医护人员就将启动急救信息平台的第二主角了,这就是“急救转运信息系统”,它最大的亮点就是视频传输。医护人员可以将患者的血压、心电图等重要生命体征连同现场画面通过网络实时传回调度中心和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院长 王杉:
在医院的 涉及跟急救相关的一些部门 比如急诊室 心导管室 手术室 血库 还有重症监护室都可以在第一时间 了解到我们急诊病人的病情 那么也就实现了病人未到 信息先行 往这些信息都是口口相传 急救车到医院后还要填单子交接 现在就大大缩短了这个时间了 通过信息平台 医院就可以马上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准备真正做到了患者未到 信息先行
患者还没有到达,相关信息就已经传送到了医院,这样急救的效率自然就大大提高了。据了解,这套急救信息平台在奥运会以后将进一步推广,为广大市民服务。目前,北京急救中心可以实现与市内52家综合医院急诊室的信息共享,使院内医生及时、完整、准确的获取急救的信息,建立起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无缝隙衔接。
危重伤病员通过急救车送到医院后,医院将随即展开进一步的应急救治工作。
在北京市积水潭医院的一个地下车库,经过对它的改造,这里已经成了一个医疗救治基地,在奥运期间,一旦发生大的突发性事件,大量的伤员可以通过专用的救治通道,迅速的运到这里进行治疗。
这个车库按照病情的轻重划分了不同病区。病区内,整齐地摆放着医疗床,墙壁上也安装了氧气,吸引气等医疗专用管道。伤病员在这里将得到初步的紧急救治处理,严重的再分送到手术室或者专科病房。那么,这个由车库改造的救治基地能够达到医疗卫生要求吗?
北京积水潭医院 院长 田伟:
因为它是一个临时救治的基地。我们重新的进行了这个整洁啊,粉刷啊,包括消毒,所以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没有任何在卫生标准上达不到的
田院长介绍,把应急救治基地放在地下车库,一方面是有足够大的空间集中救治伤病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占用普通病房,尽量不影响普通患者的日常就诊。
据了解,北京积水潭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主要在烧伤和骨科方面有特长,所以被定为奥运期间的烧伤和骨科的应急救治基地。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医院进行了多次现场演练。
北京积水潭医院 院长 田伟 :
我们都是按照实际去操作的,都是事先不通知的,然后突然呢,打电话说,现在有这个100伤员来了,让各个部门就过来,结果我们发现,实际演练跟你想象真的是不一样,
田院长告诉记者,通过模拟紧急演练,使医护人员熟悉了应急救治的程序,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提高了应急反应速度,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北京积水潭医院 院长 田伟:
实际上发现 因为我们是地下车库 它是很长的坡道,而且中间还有那个限速带,那你这个伤员你又得不能够慢慢推,又得比较快 你还不能颠,所以我们就发现这个运送起来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开始都是护士嘛,护士同志,女同志,她劲比较少。你要不演练真是发现不了,所以在以后演练,我们就改成除了护士之外,还增加工人,他们比较有力量 这样一起来运,明显的这个事情就改善多了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北京市卫生系统与公安、消防等多部门还联合开展了看台坍塌、群体性踩踏伤亡、生物恐怖袭击等突发公共事件演习,积累了经验,提升了应急能力。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已经建立了以专科应急救治基地为龙头,周边其他三级综合性医院为辅助,二级综合性医院为补充的三级院内应急医疗救治网络。共同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灾害事故的医院内救治工作。奥运期间,三个级别的医院将分别具备一次性接收100名、50名和20名伤病员的能力。目前,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网络共有应急救治床位5880张。
奥运医疗保障工作除了对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以外,还包括奥运场馆及驻地的医疗服务。梁学亚是一名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医生,奥运期间,他作为一名奥运场馆医疗经理,将带领他的医疗团队负责曲棍球体育场和奥体中心、首都体育大学训练馆的医疗保障工作。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