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七日,百余名中外记者采访新老首钢。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后,首钢先后停止了特钢公司、铁合金厂全部电炉和冷轧带钢厂、重型机器厂、初轧厂和年产二百万吨的第一炼钢厂的生产;二零零七年至今又相继停产了炼铁厂四号高炉和第三炼钢厂等,奥运期间首钢各项排放下降百分之七十以上。 中新社发 陈文 摄
|
七月十七日,百余名中外记者采访新老首钢。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后,首钢先后停止了特钢公司、铁合金厂全部电炉和冷轧带钢厂、重型机器厂、初轧厂和年产二百万吨的第一炼钢厂的生产;二零零七年至今又相继停产了炼铁厂四号高炉和第三炼钢厂等,奥运期间首钢各项排放下降百分之七十以上。 中新社发 陈文 摄
|
中新社唐山七月十八日电 题:首钢,因奥运而变
中新社记者 许晓青
一次奥林匹克体育盛会,也许可以改变一座巨型钢铁厂的命运。这虽然令一些外国记者惊讶,却已在中国成为事实。
七月十七日至十八日,百余为北京奥运新闻大战“热身”的中外记者驱车二百二十公里,自北京石景山的首都钢铁公司老厂出发,飞奔渤海畔的曹妃甸,探访首钢为兑现奥运环保承诺而乔迁的“新家”。
首钢“新家”宛如“梦工厂”
经过近五个小时的车程,曹妃甸出现在视线中。这个传说中留下唐太宗李世民爱妃遗冢的渤海小沙坨,如今依靠围海造田已变身为一望无垠的临海滩涂。
公路旁稻蟹混养的有机田郁郁葱葱,开发区内数十座橘红色的石油钻探机正不停工作,壮观的吹沙填海景象时而可见。车行至渤海之滨,首钢的“新家”就到了。
工地上,憨态可鞠的民工个个晒得黝黑。如此众多的外国记者突然现身工地,令他们满脸好奇。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忙碌的他们露出自信的微笑。
高达一百二十八米的首钢京唐公司一号高炉伫立在厂区内。工作人员介绍,高炉容量达五千五百立方米,在亚洲比较少见,超大容量的设计,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
来到成品码头,这里面向渤海的十八个泊位,专门等待首钢“新家”投产后,形形色色的钢材登船远航。当得知这些水深达十七米的泊位,在规划之初也吸收了日本、韩国的经验,日韩两国记者显得很兴奋。
一路行来,记者们笑言,曹妃甸好比是首钢的“梦工厂”。
“后奥运时代”首钢雄心勃勃
在首钢人眼中,曹妃甸的“新家”绝不是一时的“蛰居”之地,而是在“后奥运时代”大有可为的一座新钢城。首钢与唐山钢铁合资的这一宏伟项目,设计年产钢达九百七十万吨,预估投资达数百亿人民币。其一期项目,计划于今年十月十八日投产。
按首钢董事长朱继民的说法,首钢的搬迁不仅是兑现奥运承诺,也是中国钢铁行业探索“海洋战略”的重要一步。
从京郊石景山迈向广阔的渤海,首钢雄心勃勃。据介绍,仅在二00八“奥运年”,其A焦炉已实现全线贯通,二二五0热轧线则有望于奥运期间启动单体试车。到二0一0年,这里不仅将形成近千万吨钢的年产能力,数座深水码头还将向渤海延伸。
大海也带给规划者无限创意。知情人士披露,首钢曹妃甸钢铁项目不仅排污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而且在围海过程中,同时新建一座海水淡化厂,可利用循环系统,实现海水淡化,为京津唐地区的淡水供给助一臂之力。
首钢掌门人朱继民对中外记者坦言,“首钢今年上半年的赢利是历年最好,我看好中国经济,也看好首钢”。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