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北京奥组委举行启动仪式,宣布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国际广播中心(IBC)和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非注册记者使用)正式投入使用。图为记者走过国际广播中心(IBC)大楼。IBC是采访报道奥运会的广播电视媒体人员工作总部,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是奥运历史上最大的国际广播中心。与主新闻中心一样,IBC将一直运行到残奥会结束,总运行时间近三个月。 中新社发 杜洋 摄
|
7月8日,北京奥组委举行启动仪式,宣布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国际广播中心(IBC)和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非注册记者使用)正式投入使用。图为记者走过国际广播中心(IBC)大楼。IBC是采访报道奥运会的广播电视媒体人员工作总部,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是奥运历史上最大的国际广播中心。与主新闻中心一样,IBC将一直运行到残奥会结束,总运行时间近三个月。 中新社发 杜洋 摄
|
中新网7月12日电 俄罗斯新闻网总编阿列克谢•叶菲莫夫11日撰写文章《北京奥运和外媒——善意还是矛盾》指出,对外国记者来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项体育盛事,也是了解中国、战胜偏见的一个好机会;善意、真诚和客观,应该成为在八月北京工作的准绳。
原文摘录如下:
现在距离奥运会开幕不到一个月。好像在中国首都一切都准备好了,迎接这个世界体育的盛大事件,将有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来到这里,参加这个节日。在做客中国的人当中,也有世界各国的记者。据说将有25000名外国记者采访奥运,而且据我所知,组织方将给记者们创造舒适的条件。
但是问题在于,这些记者们是带着什么心情前来参加奥运会的。他们写的报道、简讯和特写的主要题目将是什么——体育事件,中国的情况还是别的什么?
我想,这些都会有。我毫不怀疑,我们同行中有一部分人到中国来,不是为了报道体育,不是报道胜利和失败,而是找到这个国家的问题——不管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臆想出来的。
显然,新闻行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向社会通报问题,报道公开的或者隐蔽的社会矛盾。但是媒体,这意味着新闻,事实和信息。在这个意义上,奥运会是很多记者摆脱对中国固有看法的机会,是了解这个国家新事物的一个机会,是战胜偏见的一个机会。我真诚地希望,这个同自身作斗争的“胜利者”应该是大多数记者,但很可惜,百分之百的把握是没有的。
据我所见,有些记者一开始写中国,就戴上眼罩。这个眼罩使他们眼中的事实发生歪曲,把本来是次要的问题提出来,当成主要问题。或者是把海市蜃楼般的幻影当作事实。这不是昨天才有的现象,也不仅仅是针对中国才有的现象,我们在俄罗斯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态度。
问题在于,2008年对中国来讲是很复杂的一年。年初发生雪灾,然后是西藏事件,接着是汶川地震——这都是在中国备战奥运的背景下发生的,当然不可能不吸引世界媒体的关注。这些关注经常是从善意和同情角度出发的,但是也有幸灾乐祸,无知导致真诚的曲解,还有显而易见的有意歪曲事实。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在奥运举办期间,从中国来的信息流量和关于中国的报道只会增加,但还是希望奥运会不要变成信息战才好。
中国存在问题,否认这一点很愚蠢。而且问题还不少。在中国工作过和研究过这个国家的专家们知道这些问题,也常谈起这些问题。我想,俄罗斯的问题不比中国少,美国也有很多问题,英国也是一样。但是只盯着这些问题,只讲矛盾和困难——这是一条死胡同。此外就算是类似报道的局部细节是真实情况,这种报道在整体上也是歪曲事实的。这样中国就不是实际上看起来的那样,不是以前或者将来的那个样子。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