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8日电 香港《星岛日报》(海外版)4月28日发表社论《圣火风潮促成中欧再检讨》说,北京奥运圣火在英法传送期间屡受干扰,所引起的反华风潮,加上欧洲议会公开谴责中国,甚至通过决议威胁杯葛奥运开幕式,其后中国海内外出现的抗反华浪潮,不愉快事态接二连三,中欧关系顿时冷却。从反华和杯葛法国等抗反华浪潮规模、声势之大观之,所造成的中欧关系裂痕似乎不小,然而这趟看来只属短暂冷却,而且冷却期迅即转成冷静期,俾中欧双方得以重新检讨应如何维系甚至加强双边关系,亦未尝不是好事。
社论摘录如下:
过去一周中欧官员使节来往频频,几乎可以络绎不绝称之,实为近年罕见。法国参议长蓬斯莱与前总理拉法兰四月廿一日至廿七日间相继访华,法国总统外事顾问雷维特也于四月廿六日至廿七日访问中国。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率领九位欧盟委员四月廿四日至廿六日访问北京。中国前驻法大使赵进军作为胡锦涛主席的特别代表则于四月十八日至廿二日访法。这些访问在不同程度上显然都是为了修补近期骤然出现绷紧的中欧关系。
事实上,在西藏骚乱发生以至圣火传送风波卷起之后,中欧之间的密切交流仍持续不断,方兴未艾,其中民航方面的合作尤为炽热。三月三十日天津至欧洲全货机直飞定期航班首次开通,每周五班由上海经天津分飞阿姆斯特丹及曼彻斯特。
四月一日汉莎航空南京飞法兰克福航班正式开通,南京至此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汉莎航空在中国大陆地区开辟直航欧洲的第四个城市。今年六月汉莎亦将开通沈阳至法兰克福的新航线。届时汉莎每周飞中国的航班将达五十八班,为欧洲航空公司之冠。
与此同时,柏林航空将于五月开办由杜塞尔多夫直飞北京和上海的航线,而荷兰航空亦准备开办阿姆斯特丹至成都的直航航班。中型航空公司芬兰航空每周亦有廿五个航班从欧洲飞往中国。
中欧新航线不断膨胀及民航合作的强化自有庞大的经济价值及市场潜力。德国联邦统计局四月廿一日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是目前德国企业欧盟外投资的最热地区,这些企业数目超过三千家,去年的出口额达五百四十亿欧元。而单以南京及周边地区为例,包括西门子、菲亚特及大众等约一千家欧盟企业都在此设有生产线,南京至法兰克福直航开通后,这地区的商务旅客往返欧洲不必再往上海或北京转机,其商务飞行的需求之大可以想见。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中产阶级市民的不断增加,中国人游欧亦成为一个日益壮大的市场。据空中巴士公司估计,到二○二○年,中国公民赴欧旅游可达六亿人次之多,对中欧双方来说,单是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已未可估量。
另外,称为“奥运之路”的新航道四月九日正式开通,由欧洲飞往上海、广州和香港的航班不必再途经北京上空,在欧洲与中国之间的往返飞行时间平均缩短了三十分钟,同时将有效减轻北京奥运会期间空中交通压力。有关方面希望继续与中国政府部门合作,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空中交通堵塞问题,目前双方已开始就此事对话。
对于中欧双方——尤其是欧洲——来说,这种紧密联系和合作当然是不愿因某些意识形态的争论而轻易扬弃的。法国连派几位特使赴华,对弥补关系应起一定作用,中国当局亦已竭力淡化抵制法国的怒潮,中法紧张应可缓和。
在中欧关系热度骤降之际,欧委会主席巴罗佐率领高层次代表团访华,可说因时制宜,巴罗佐重申欧盟—中国的长期伙伴关系对于保证双方的稳定和繁荣都至关重要,并共同启动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机制,正显示相逢一笑、照常营业的示好姿态。
这次事件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西方对中国崛起的一种潜意识反动姿势,同时亦首次看到中欧之间较大范围的民间层面碰撞,不过这种撞击大有不打不相识的功能,庶几可进一步促使对方面对和接受世界正在转型的现实,发挥增强互相了解的积极效果。
人权以至西藏问题在短期内仍会是中国与欧盟以至好些西方发达国家互有不同看法的问题,希望经过这次风波,双方可以产生更多政治互信,今后作出更成熟的应对。这些问题只要不被用作讨价还价的政治筹码,仍不会成为双方发展关系的阻碍。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