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租、小巴“熄火”事件
昨天,中石化对今年初发生在香港的出租车、小巴加气后“熄火”事件进行了澄清。中石化表示,香港“熄火”事件已于今年3月份查清,香港机电工程署委托独立检验检测机构SGS(公证行)对车用石油气进行全面检测,并已召开发布会说明中石化的气体质量没有问题。
中石化称,涉及“熄火”车辆并非6000辆,1-3月向香港机电工程署和中石化香港(油站)有限公司反映情况的车辆(其中有重复计算)共计200多辆。香港机电工程署也说明熄火有多种原因。
3月16日,香港机电工程署公布“液化气车辆事件”调查结果表示,项目小组没有发现证据显示在重点调查时段内,中石化的石油气库及石油气缸车的运作与维修或石油气加气站的运作与维修有不当的地方。
不过在重点调查时段内,中石化有8次未按照气库工作程序进行“扽缸”运作(主要指沉降时间“不足”)。虽然没有证据确定这直接导致熄火事件,但项目小组认为“有机会”影响液化气的质量。
报告指出,不能排除事件是由多于一个原因造成的。对此,中国石化(香港)油站有限公司表示,根据公司气库气缸的液位高度和作业环境并按照专家的科学计算,公司有关4小时“扽缸”的气库工作程序可完全满足水分、杂质的沉降要求。上述8次“扽缸”运作,实际沉降排水时间均不少于4小时,符合内部气库工作程序的要求。
记者手记:为何问题总先被媒体发现?
从河南再海南乃至香港,不足5个月时间内,在上述三地发生了颇受消费者和媒体关注的持续性“问题油”和“液化气”事件。尽管事后调查结果和检测结果发现,有些地方油品质量没有问题,但毫无疑问,中石化的品质声誉正遭遇信任危机。
公众对两大集团市场垄断的质疑总在每一次的成品油价格调整期间集体爆发,日积月累,这种掺杂各种社会因素的愤懑已慢慢演变成为一股巨大而潜在的社会舆论。
多年来,尽管公众对两大集团垄断质疑声不断,但作为国内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消费者对中石化的品质则持信赖态度。但今年初以来,连续多地发生多起因油品(液化气)质量导致的消费者投诉和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令中石化的品质优势遭受巨大打击。这无疑对意在打造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形象的中石化敲响了警钟!
为何每一次出现油品质量问题,总是会出现消费者反复投诉无门后转而向媒体投诉,问题经媒体大规模报道后,才引起有关部门关注,进行质量检测,调查事件真相呢?汽油质量监管、供应商的管理失责、消费者维权艰难、监测部门能力有限,以及对质量认定监管法律法规的缺失,都让消费者成为问题产品的直接受害者和最终买单者。
参与互动(0) | 【编辑:梁丽霞】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