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力等行业投资建矿,将给煤炭企业造成较大冲击和影响。”在大同煤业昨日发布的年报中,关于发电企业分食上游市场的忧虑成为了“2010年经营风险及对策”一栏中颇为醒目的一条。
无风不起浪。不久前拿到火电行业一张靓丽成绩单的华润电力高调宣布,今年将在吃下太原21座煤矿的基础上,再斥资70亿元重金用于购矿预算。如此手笔在煤企中闹出动静不足为奇。但有趣的是,煤企向电业的渗透却也正在加快步伐。
离奇的价格博弈
将触角伸向上游,发电企业也是无奈之举。“去年煤企就曾再次提出对合同煤提价的诉求,发电企业当然难以接受,更难承受。于是双方电煤购销合同一度僵持难签,出现了 ‘煤电顶牛’的奇特现象。 ”中国华电集团一位肖姓资深人士对记者坦陈。
记者注意到,去年7月,以神华为主的煤炭企业与五大发电集团甚至为重点电煤合同是否完成签订上演了一出 “舆论较量”。当时神华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对外公布,较2008年价格上涨近2成的2009年重点电煤合同已全部签订,而来自发电集团的说辞却南辕北辙。多位高管都曾出言澄清,称“仍在依靠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价格协调”。
这一所谓“煤电顶牛”的尴尬阶段无疑映射出煤电利益协调的长路漫漫。而到了今年一季度,煤价上涨、西南大旱、煤炭资源整合等因素又让价格博弈成为主旋律。本是相互依存的产业链上下游,怎会让矛盾演化到这步田地?据日前中电联发布的《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10年第一季度)》统计,第一季度煤价同比又上涨了15%。对于电企很可能应声而跌的利润,中电联预计将在迎峰度夏时期面临行业性亏损。
自救总动员
价格大敌当前,电企吹起了自救“集结号”。华润电力投资者关系部经理韩鎏表示,今年公司计划收购和整合太原煤炭总储量约为6亿吨的煤矿资产,太原实际煤炭总储量将达到10亿吨,除了70亿元重金外,还将舍下14亿元血本对已收购的煤矿进行技术改造。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则表示,今年集团煤炭产量将达到5400万吨,煤炭自给率达到40%,而明年的目标是将比例扩大到50%,到2020年煤炭产量将达1亿吨。
事实上,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调研室业务咨询朱成章介绍,相比中电投,华能和华电进入煤炭领域更早。华能今年煤炭年产量目标为6000万吨,华电在推进不连沟、小纪汗、昌吉等大型煤矿项目建设的同时,也积极涉足晋、陕、蒙、宁、新等资源富集省(区)。
另一方面,为了增加与国内煤企的谈判砝码,电企海外寻煤的步伐也正在加快。参照南非理查兹湾煤港数据,一季度对中国的出口量为190万吨,而去年同期仅为138万吨。并非过往出口大户的俄罗斯去年对华煤炭出口量也较2008年增加1300%。
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此前在出席大唐煤业公司挂牌仪式后曾表示,五大发电集团的负债率水平平均达到84%,电力企业想要不受煤价波动的影响,至少要把煤炭供应量的30%掌握在自己手中。
煤企的“反攻略”
让电企哭笑不得的是,尽管向上游挺进的动力十足,一股“自上而下”的力量却在反向渗透,而展业阻力相比反而要小得多。在煤炭企业进入发电领域的试探中,煤电路港运实现一体化的神华集团无疑是一个样本。据了解,神华有两个电力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和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政策扶持力度远在发电企业之上。市场分析认为,由于煤炭作为一次性能源的特性,注定了会有电企分不到煤炭的命运,而煤企可以采取独资、合资等方式轻松进军“技术层面”的电业。目前,以中煤集团为代表的央企和以山西为代表的地方政府、企业都加速了进军发电领域的步伐。
此外,被市场解读为即将重启的煤电联动机制一直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据了解,该机制规定在一个不少于6个月的周期里,当电煤价格涨幅超过5%时,对上网电价进行疏导。但由于联动同时要求发电企业自行消化30%,使发电企业的抗市场风险能力趋于脆弱,所以这根看似难以割舍的“救命稻草”也还只是一项过渡性机制。(劳佳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