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北京晚报报道说,低碳热忒热,高校纷纷成立“低碳研究中心”。这让笔者不由想起2007年底、2008年初当时风行于首都各高校的“生态文明”研究热。但时至今日,这些生态文明研究机构研究出了什么成果?恐怕没人知道。
再拿今天的“低碳研究”来说,低碳热早已成为国际话题,为民间所熟知、接受并付诸实践。这时候再来研究“低碳”,算不算亡羊补牢、雨后送伞?这不禁让人要问:为什么我们的科研总滞后于实践?为什么我们的高校总要在热点之后群体而“研”之?
关键是笔者十分担心这样的研究会无果而终,成为“生态文明”研究的续集。科研应该走在实践前边,并引导实践于服务。倘若我们的高校研究都跟在国际热潮的后边,没等研究出新成果,又投入新一个热潮的研究中,那我们这样的前赴后继,这样的事后诸葛亮,对社会发展有何用?这样的研究,是不是哗众取宠? (门头沟 陈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