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的一次次猜测和预言落空之后,2010年中国的第一次成品油价格调整终于在前天晚间倏然而至。国家发改委当日宣布,从4月14日起国内成品油价格每吨上调320元,相当于汽柴油价格每升分别提高0.24元和0.27元。
对于此次调价,业内普遍认为在预期之中,但调整幅度有一定折让,显示了政府在保障炼厂利润与避免影响CPI之间有所平衡。专家分析认为,此次调价所对应的国际油价水平较当前真实水平仍有6、7美元/桶的差距。今后,当国际原油平均价位达到82美元以上或76美元以下时,又将打开新一轮调价“窗口”。
调价迟到半月未必不好
早在今年3月底,伴随一轮国际油价的飙升,多家机构就纷纷表示,“三地原油(布伦特、迪拜、辛塔)22个工作日均价变化率突破4%”这一国内成品油调价的必要条件已经满足,调价“窗口”已经打开。
但直到半个月后的昨天,预期中的油价调整才最终变成现实。而这次调价距离上次调价已有5个月,是新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施以来跨度最长的一次。
对此,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昨天解释称,去年11月1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后,国际市场油价相对稳定。因此,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几个月未作调整。而今年2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连续上涨,3月份后基本维持在每桶80美元以上。目前,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了4%的调价边界条件,所以对国内成品油价进行了此次调整。
“时间延后未必是坏事。”国信证券石化分析师严蓓娜昨天指出,如果一超过4%的红线就调价,当时的调整幅度可能仅为上次调价时价格的4%。以上次调价时的基准价格74 美元计算,理论调整幅度仅为3 美元/桶不到,折合每吨177 元。
“考虑到近期油价涨势凶猛,调价推延后虽然令炼油企业损失了一部分价格调整不到位的盈利,但却真正缓解了成本压力。”严蓓娜说。
中金公司分析师关滨则认为,从调价时间点来看,此次调价将增强对成品油新定价机制的信心。尽管从3月29日达到4%涨价条件以来,发改委调价推迟了两周,但仍早于过去的情形,这会增强市场信心。同时,这次涨价也反映出政府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试图遏制经济过热的意图,通胀担忧尚在其次。
炼油业务成本压力减缓
在严蓓娜看来,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缓解了原油价格上升对炼油业务造成的成本压力。由于3 月和4 月份的炼油原油成本分别为82 美元/桶和81 美元/桶,处于微亏和盈利之间。此次调价将让炼油业务摆脱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盈亏平衡状态,4月份的盈利较3 月份将有明显改善。
“而真正具有意义的是5 月的炼油盈利状况。”严蓓娜预计,5 月份的炼油原油成本将大幅上升3 美元/桶,此次成品油价格调整相当于提高了炼油毛利3.31 美元/桶,使得5 月炼油成本大幅降低,维持微利状况。
据东方油气网首席经济学家钟健测算,成品油价上调320元之后,国内剔除原油成本、基本税费后的炼油毛利大约达到每吨500余元。即使考虑扣除炼油加工成本后,也有200至300元的炼油纯利。
关滨则预计调价后的炼油毛利约为3.6美元/桶。但他同时指出,随着四、五月份80美元/桶以上的高价原油开始影响我国,国内炼油毛利仍将面临逐步向下的压力。
此外,对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而言,成品油调价的影响还有所差异。“调价对中石化是维持炼油毛利的‘生命线’,对中石油则是多赚钱。对中石化来说,不调价是利空,调价仅仅是维持利润。但对中石油来说,调价却是实在的收入和利润上涨。”严蓓娜说。
对其他产业影响有限
由于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外界担心此次价格波动可能给各行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