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目前中国的原油进口尚未摆脱来源地过于集中,且多为政局不稳定地区的矛盾。石油进口源主要依赖于中东,达50%以上,另外来自非洲的进口源也占了很大比重。
同时,中国在石油运输线方面过于依赖马六甲海峡。据介绍,马六甲海峡堪称中国海上石油生命线。一旦这个海峡发生恐怖袭击,中国石油进口通道必然受到威胁。
据银河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能源化工产业部高级分析师陈潮泽介绍,近几年,已经出现石油的替代品。譬如天然气逐渐在电厂运用,石油焦、水煤浆在陶瓷厂、玻璃厂的运用,由于价格优势,这些对燃料油有较大的替代作用。
但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石油消耗必将不断提高,而未来几十年原油产量很难大幅度提高,大量进口石油是必然选择。这种相对单一的进口源和运输线使得中国石油安全面临更大的风险。
“中国石油的现状和预期说明,中国石油安全将日益脆弱,而且弱化速度比较快。” 林伯强说。
专家认为,中国应发展多元化能源,建立石油供应方式多元化、运输方式多元化和石油战略储备,是中国石油安全必须面对的问题。
“开源节流”保障能源安全
随着进口的石油量增大,受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也将日益增大。被誉为“工业血液”的石油,会不会成为中国的发展瓶颈?
专家坦言,我国国内石油供应的形势十分严峻,建议遵循“开源节流”原则,采取以下措施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一是减少石油消费,加强能源使用侧的管理。专家表示,中国长期以来过度关注能源的供给,而很少从需求角度做好能源管理,应通过提高单位能源价值、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减少排放等措施使用好能源。
二是寻找替代能源。中石油规划总院一专家称,发展替代能源要着重科技的研发,注意其经济性和竞争优势。目前,燃料乙醇产能迅速增加,主要分布在北美、拉美和欧盟,预计2013年全球燃料乙醇制成的成品油将占到成品油消费总量的5%。我国的重庆、湖北、山东等地将计划开展燃料乙醇项目。林伯强提出电动汽车的石油替代。他认为从量上看,电动汽车的石油替代最有前景。
三是收购海外石油资产及石油开发。专家认为,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拥有诸多优势,包括勘探开发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的领先优势;拥有强大的钻井、测井、物探等技术服务队伍,具有服务优势;具有管理和成本上的优势等。
四是加快原油管道的建设,使未来我国油气进口来源更加多元化。未来我国原油管道建设要以国内外两种资源为基础,以炼油企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合理确定原油流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配送;坚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从国家层面上做好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我国西北、西南、东北三大油气通道建设目前正在不断完善。据戚爱华介绍,西北通道已建成中亚一期天然气管道及中哈原油管道一期;西南通道的中缅原油管道一期码头工程已于去年10月开工;东北通道建设方面中俄原油管道及中俄天然气管道正在建设。(记者 沈汝发 李晓慧 刘雪)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