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实验:高碳大省探索低碳路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山西实验:高碳大省探索低碳路径
2010年03月22日 13:5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虎年伊始,山西再度提高了煤炭行业准入门槛。这意味着,煤企将再被整合数十家,煤企控制在100家之内。这几乎是过去煤企数的1/20。

  如此大动作,不仅仅事关煤矿安全问题,更是遵循山西谋划的低碳发展路径。3月6日下午,山西代表团接受包括《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内的多家媒体集体采访时,人大代表、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表示,在下一步的转型发展中要树立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建设产业多元、低碳发展的新山西。

  张宝顺明确提及,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新增能耗和新增碳排放,是改变山西省重化工业过度发展造成的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从煤入手

  山西作为能源资源大省,其产业结构以煤炭、电力、冶金、焦炭、化工、建材等六大高耗能产业为主。这六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到全省工业能源消耗量的97%以上。该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居于全国前列,是名符其实的高碳大省。其中,又以煤炭行业尤甚。

  两会期间,山西煤炭工业厅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过去一年里,在“坚持煤炭企业整合重组与煤炭开采秩序治理整顿相结合,坚持上大、改中与关小和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思路下,山西全省的矿井个数目前已由2598处减至1053处,压减比例达60%。年产量30万吨以下的矿井全部淘汰,保留的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其中90万吨/年及以上的综采机械化矿井占到2/3,并且要求平均单井产能提高到100万吨/年以上。

  “我们将坚持‘黑色煤炭、绿色开采’,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大同煤矿日前召开的记者见面会上,董事长吴永平形象地描绘了煤炭行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显然,改变过去“多、小、散、乱”的发展格局,提高煤炭行业的产业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是山西向低碳发展方向转变所必须经历的。事实上,对于这一点的探索,山西已进行多年。近几年更是动作明显。

  2006年2月,在临汾试点的基础上,山西省政府预定目标是将全省3800多家煤矿的数量减少30%以上。但其后并未如愿,矿难不断,山西换帅。

  2007年,“晋城模式”被推上前台。所谓晋城模式,是以晋煤集团、兰花集团等大型国企为主,机械化程度高、私营煤窑少,矿难也极少。

  此后,临汾复制了“晋城模式”。 2008年4月26日,临汾市下发《临汾市煤矿体制改革资源整合重组工作方案》。以“大矿模式”为特征的“临汾模式”也成为山西新一轮煤改的蓝本。

  2009年,新任省长王君进一步加快了兼并重组的步伐。经过一年整合,2010年1月5日,山西省政府联合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山西煤炭资源兼并重组第一阶段任务全面完成。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两会期间表示,山西煤炭业重组解决了保护资源的问题,也保护了环境。这已是中央多次在不同场合对山西煤改思路表明肯定态度。

  技术发力

  在完成了资源整合基础上,张宝顺表示,在产业结构上将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努力探索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跳出煤、延伸煤、超越煤,扩大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成果。

  “中国的化工能源结构和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决定了山西必须是一个能源供应基地,这个现状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因此要发展低碳经济,煤炭能源的洁净、高效低碳化利用应成为重要的着力点。”来自山西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张宝顺表示,山西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把低碳经济理念引入传统产业。特别是要通过增加煤电转化、高效脱硫除尘、发展煤基燃料、减少耗能排碳、加强生态建设等途径和措施,加快构建低碳绿色新型能源基地。

  此外,还将大力推进重组矿井的机械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改造,全面提升煤炭产业素质。依托高新技术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煤层气、煤制油、煤化工以及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强化经济发展支撑。(记者 晏琴)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