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整合煤炭资源的目的都是为科学合理划分兼并重组区域,实现规模化经营,形成机械化的开采,提升安全水平。不论怎么看,按照预设的目标,重组的结果都应该是生产效率更高,资源回采率、利用率更高,企业生产成本下降,并带来煤炭价格的下降。但事实却正好相反。
如果是市场竞争导致的企业并购重组,那应当是优胜劣汰,少数具有优势的企业能够留在市场中,整合资源,让生产更有效率,降低成本,下游用户也能得到更多的实惠。而当前的煤炭企业之间重组的出发点为资源整合,由政府主导和推动,以非市场化的手段实现兼并重组,最终只是减少了市场竞争者的数量,于效率提高无益,反而让少数企业更有话语权,让煤价上涨冲动更盛。
目前山西整合已经接近尾声,煤价依然没有回归的迹象,虽比年内最高有所回调,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至于未来的趋势,虽然难有定量的判断,但至少券商的煤炭行业分析师们都没有将整合重组当作利空,反而就这一概念大作“推荐”文章,二级市场上,也不时出现利用“整合重组”概念炒作煤炭股的情况。这些足以说明,市场已经认定整合结果必然导致煤炭价格继续攀升。
资源整合本身并没有问题,推高价格的,不仅是减少企业数量的“行政动力”,还有非市场化带来的高重组成本和低资源利用率。
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中就不断有这样的争论。有的小煤矿根本就不适合大规模开采,无法上综采设备,而大矿收购以后,要么只能维持之前的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同时承担更大的安全风险,要么就只能弃置不用。
此前西山煤电的人士曾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们选择的重组对象一定是资源状况好的,不能因为重组而提高公司的成本。这一问题在此次河南的整合中也得到了煤炭企业的重视。河南某整合主体企业人士就表示,整合过程中考虑最多的就是整合对象的资源禀赋。
其实,就资源开采本身来看,大煤企开采大矿区,小煤企吃“边角料”,多层次的梯级开采具有其合理性。一位煤炭业的专家认为,小企业对“边角料”的回采率哪怕不到50%,也比大企业完全弃置更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不顾实际资源状况,非要通过整合上机械化开采,不仅提高了重组成本,也不利于资源合理利用,而这些最终都将表现为煤炭价格的上涨。因此,在资源整合过程中,要科学,讲实效,要效率为先,切忌盲目紧跟行政指标的一刀切。
整合资源禀赋决定效益
——访平煤股份董秘黄爱军
河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将为省内整合主体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全省煤炭生产和资源现状如何?上市公司怎样看待这次整合?中国证券报记者就这些问题对平煤股份董秘黄爱军进行了专访。
中国证券报:请您介绍一下公司目前的生产情况和资源状况。
黄爱军:平煤股份成立十多年来,在加快新矿井建设、老矿井技改的同时,借助资本市场进行了四次煤矿收购,拥有矿井数量由公司成立之初的6个增加到目前的17个(其中一个矿井试生产),年原煤产量由1998年的900多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3700多万吨,占全省煤炭产量的16%。单个矿井的生产能力也不断提高,平均产能200多万吨。煤炭产量在全国煤炭企业中位居前列,在河南煤炭企业中更是举足轻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