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三:价改是以炼厂成本利润为核心
2009年5月9日我国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指出: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高于80美元时,以减扣炼油利润的办法来缩减调价幅度;高于130美元时,国内油价调整与《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脱钩,国内油价原则上不提或少提,对于此时炼厂可能产生的生产积极性问题,通过财税补贴来解决。
于是,有人认为成品油定价方案是以炼厂成本利润为核心,试图在低油价时期以保炼厂利润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在高油价时代,则以压缩炼厂利润来应对。
然而,2009年的低油价是和金融危机导致的需求疲软相对应的,也由此产生了成品油定价方案由于保炼厂利润而激发的供应扩大与需求缩减之间的矛盾,“成本法”价改无法扭转2008年下半年就逐渐显现的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
2009年1-12月,我国汽柴油表观消费量分别为6704 .93万吨和13859 .74万吨,同比分别为增长5.7%和下降1.9%。而同期,我国汽柴油产量为7194.8万吨和14126.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1%和6.0%,产量增速明显快于需求的增长速度。
2009年,除了1、2月份外,我国原油月度加工量都在3000万吨以上,炼厂开工率也超过90%。在成品油需求尚未恢复、柴油需求甚至同比下降的情况下,我国炼厂开工率已经达到正常需求有较大增长年份的水平,比日、韩炼厂开工率普遍高出近20个百分点,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因保障了炼油利润而对炼厂生产产生的刺激作用。
尽管国际油价在2009年内受制于每桶80美元一线,但2010年开年,油价就已轻松突破这个制约点。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好转,新兴市场国家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投机资本再度活跃等,2010年国际油价将呈上涨态势。WT I期价很可能在每桶50美元、80美元和100美元三个点位间跳跃,年均水平可能较2009年上升20%。
IE A最新公布的《2009世界能源展望》显示,2009年全球油气上游投资同比下降19%,将影响20个大型油气项目,减少日产能200万桶。目前,全球石油剩余产能大概是500万一800万桶,三年后可能降至300万一600万桶;而到2012年世界经济将强劲反弹,可能会出现超出3.5%的全面增长,届时石油需求可能被重新点燃,两方面因素叠加起来,将导致国际原油供求再次出现紧张,油价可能上涨至每桶110美元甚至120美元,高油价时代将重现。
面对高油价,单纯依靠缩减炼油企业的利润来应对,恐怕又会回到2004年下半年至2008年的老路:炼厂生产积极性极度下降、“油荒”频发。从定价机制的描述中可以判断,炼厂利润将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突破80美元/桶后逐渐降低,这对炼油企业经营和保障国内有效供应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总体而言,低油价时期,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应给予炼油行业一个旱涝保收的保证;高油价时也不应让炼油行业补贴消费者,然后再用财政来补贴炼油行业,这种非市场化的手段都会加剧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造成价格机制对供求关系的逆调节。
实际上,即使是在2009年国际油价普遍低于每桶80美元的情况下,考虑到国内实际的需求状况,国家在多次调整成品油价格时己对调幅进行了调整,相应的对给予炼厂的利润进行了压缩。(记者 董雅俊)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