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如何操作?
据统计,目前,中国人均碳排放量约为每年5.7吨二氧化碳当量。 “而对于个人的碳足迹则是千差万别”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的孟硕博士强调,“即便是同样的信用卡用户,私人公务飞机出行和火车出行碳排放就差几十上百倍,而这种差别又很难追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是购买的碳减排量是否能够真正的中和。北交所总经理助理毕建忠介绍说,持卡人所购买的碳排放量都是按照现有国际标准开发的减排项目,是已经产生的减排量,所募集的资金都将支付给项目业主。目前已有的项目包括分布在新疆、四川等偏远地区的沼气发电等环保项目。当问及具体如何确保实现碳减排量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时,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严学旺介绍说,兴业银行与北交所将联合建立国内首个“个人绿色档案”系统,实现个人低碳交易记录的可追溯可查询。此外,兴业银行还设置了“低碳乐活”购碳基金:客户持中国低碳信用卡每刷卡消费1笔,即可捐赠1分钱至该基金账户,于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集中购买碳减排量,使持卡人的每一笔刷卡消费,都产生减排效应。
同时,严学旺坦诚,从商业角度来看,此次推出低碳信用卡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未来一年内究竟有多少发卡量也很难说。
而在毕建忠看来,通过发放低碳信用卡鼓励个人购买碳减排是意义深远的事情,北交所将来也会推出更多样的渠道和方式倡导个人的低碳生活。
是高调减排还是低碳生活
除了对于碳减排量的质疑,大部分信用卡消费群体认为低碳生活比高调减排更具有实际意义。“每天节水节电,走路上下班,比‘脚不着地’的倡导‘减排’要实际的多。”家住北京朝阳区的陆先生直言。
“现在低碳研究的方法和数据统计方式都在建立当中,重点还是集中在工业碳足迹的研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先把方法、标准确定下来,再决定采取哪种方式来实施。”孟硕坦言,“无论低碳信用卡是否值得去使用,但是这种宣传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大家对它的出现发生兴趣,进而展开研究,将各个不合理、待完善的部分加以科学化、规范化,从一个侧面也推进了低碳进程,提高了大家对低碳的了解和认识。但从老百姓的角度,去申领这种信用卡的确不太现实。(记者 齐亚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