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工信部召开的多晶硅行业座谈会议上,经调研后,提交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下称《标准》)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从去年9月开始,耗时近半年,历经多次会议讨论,以及兵分三路实地调研,《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却仍然没有及时推出。据本报记者了解,意见分歧是导致《标准》无法如期公布的重要原因。另外,除了《标准》饱受争议外,目前,多晶硅产品质量也成为行业讨论热点。
三条标准成讨论热点
“《标准》什么时候出来还真不好说,现在大家争论得很厉害,意见统一不了。”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半导体材料分会秘书长朱黎辉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作为《标准》制定的参与者,朱教授不仅参加了由工信部牵头组成的专家组调研,也参加了工信部电子司与中国环保节能司的多次座谈会议。
《标准》规定了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在3000吨/年以上,并且规定新建多晶硅项目占地面积小于6公顷/千吨多晶硅;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60千瓦时/千克;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以及到2011年底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多晶硅产能等条例,而这些条例中所含数据是行业争论的关键点。
朱教授表示,年产3000吨的标准主要是指新上项目,已经进入多晶硅行业的企业可以不适用。他说:“3000吨/年的标准对中小企业是道高门槛,目前能上这个规模的企业还很少,这会卡住不少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竞争对手的减少,显然更有利于现有企业的行业垄断。在当天的座谈会上,甚至还有多晶硅企业提议将产能提高为5000吨/年,但终遭到大多企业的反对而作罢。
一位欲上多晶硅项目的投资人说:“如果说3000吨/年的标准还说得过去,《标准》制定的还原能耗60千瓦时/千克就有点让我们想不通了。这样苛刻的条件,未来也只有资金雄厚的大企业才能实现。因为,现在为止,即使国外最先进的技术也刚刚达到还原能耗70千瓦时/千克。目前,国内十大多晶硅企业还原能耗也都在80千瓦时/千克以上,《标准》制定的60千瓦时/千克无论对现有大企业,还是新上企业都有点离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