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首现煤炭大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低碳经济”首现煤炭大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02月09日 13:4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10年1月26日,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

  山西省省长王君在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组织实施好碳汇造林项目……”随后的分团会议中,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君在参加各代表团的审议时,对低碳经济都进行了重点阐述。

  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经济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倡导和推崇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达成的普遍共识和采取的一致行动。作为煤炭大省,由于长期形成畸重的产业结构,山西省的碳排放一直高居全国前列,11个省辖市几乎全部是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该如何走出经济发展的低碳之路?是革故鼎新,还是“刮骨疗伤”?会议期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了朔州、长治、临汾、吕梁四位资源型城市市长。

  朔州市市长冯改朵:

  以煤补林,增强碳汇能力

  “低碳”一词虽流行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但作为新型能源城市,朔州最近几年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几天,我们刚拿到 “低碳中国贡献城市”的奖杯。

  朔州市因煤而兴,建市20年来,累计生产原煤11亿吨,煤炭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占到了60%以上。从2006年开始,朔州市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工程,在矿区严格实行“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创造性地实行以煤补林、以黑补绿,要求所有煤矿必须做到“挖1吨煤种1棵树”,切实保证矿区生态的绿化和修复。比如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这个企业多年来坚持生产与环保、旅游可持续发展,推行草、灌、乔一体化,土地复垦率达54%。

  目前,朔州市森林覆盖率达22.8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2个百分点,不说草地等因素,单按北方每公顷森林每天可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0.73吨氧气计算,每年可多吸收二氧化碳1130万吨,多释放氧气 820万吨,森林碳汇能力显著增强。

  在抓植树造林的同时,朔州认真实施了退耕还草、环京津风沙源治理、首都水资源治理和雁门关生态畜牧区建设等一系列生态综合治理工程。2009年在旱情异常严重的情况下,全市共投资10亿元,完成营造林33万亩。

  朔州市地处塞北,盐碱地多,且又处于高寒地区,林木难以成活,但在造林绿化上出了一个山西的典型:右玉县十八任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不懈开展植树造林,把一个不毛之地建成了塞外江南。

  由于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改善,朔州在向首都输送清洁能源的同时,也把清新的空气和干净的水源送到北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朔州将真正成为塞外最宜居、最宜发展的城市,朔州一定可以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路径。

  长治市市长张保:

  山西省第一个买碳汇的市长

  就长治市而言,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

  低碳经济本身是一个生态经济,长治市虽是煤炭大市,原煤产量每年近7000万吨,焦炭也在1500万吨左右,但长治市的空气质量很好,所以说生态文明很关键。长治市每年要拿出12个亿去绿化造林,长治市也是山西省争取碳汇造林额度最多的城市,而我本人则是山西省第一个买碳汇(碳汇系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的市长。

  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发展低碳经济最重要的举措还是继续加大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从根源来讲,首先要在投资上转型,有什么样的投资就会有什么样的项目,就会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所以投资结构必须要调整。国家投资的方向主要在基础建设方面,而长治市的投资结构侧重于产业,产业占比70%以上,其中民营投资又占到70%,要先激活民营产业,向轻量化投资。

  长治市调整投资结构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延伸型,对固有产业延伸产业链,进行深度开发,发展精细化加工;二是培育型,如机械加工、中西制药等,加大投资力度,提升产业素质,提高技术含量;三是植入型,主要是指新型产业如光电子产业、微汽及零配件、光伏产业等,从无到有,无中生有。

  立足低碳,长治市最值得自豪的有几个项目,一个是潞安集团的煤制油项目,共和国的第一桶煤基合成油就出自长治市,属典型的循环经济,也是低碳经济,完全吃干榨净;二是长治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正在运营的100万千伏高压专线(长治—荆门),通过兴建坑口电厂,变输煤为输电,污染大幅降低。此外,还有煤企转型投资80亿兴建的全国最大的光电子产业园区、汽车工业等新兴产业。

  2009年遭遇金融危机,长治市的经济比较稳定,GDP增长10%,也完全得益于转型的及时与投资结构的优化。

  临汾市市长罗清宇:

  走低碳之路,调产是关键

  2009年,是临汾市最困难的一年。不仅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而且受“9·8”溃坝事件所累,全市煤矿和非煤矿山停产整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处于停产状态,主要工业品产量下降,价格下跌,企业亏损严重。

  经济结构畸重单一的缺陷在过去的一年彻底显现——工业经济占经济总量的65%以上,煤、焦、铁等传统产业占工业经济的85%以上,产业依存度高,生产方式粗放落后,整体经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

  基于此,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临汾市必须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的低碳之路。就临汾市而言,一张白纸画图不现实,只有调产这条“负重转身”之路。

  2009年,临汾市在保增长的同时,实施了“五大调产工程”来调结构、促转型。

  首先,我们实施了煤炭资源整合,煤矿数量由392座压减到129座,平均单井产能由年产23万吨提高到83万吨,规划产能由不足9000万吨增加到1亿多吨,产业集中度和办矿水平大大得到提高。其次,加大了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度,焦炭行业坚持走控制总量与延伸链条的路子,焦化产品深加工步伐加快;冶金行业坚持走联合重组与产业升级的路子;电力行业坚持走煤电一体和热电联产的路子。

  此外,对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力度加大,如煤化工、装备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新型材料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旅游业实现了由单纯的人文旅游向人文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的转变。临汾市逐步形成了以煤焦、冶金、电力、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材料、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八大产业为主的多元产业体系。

  临汾形成了产业密切关联、工艺相互连接、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发展模式。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临汾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了334天,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显著下降。

  吕梁市市长张九萍: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最佳结合点

  在全球范围低碳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吕梁市作为一个典型的高碳经济城市,我认为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逐步低碳化。

  工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吕梁市是山西的新兴工业城市,原煤、焦炭、钢铁三大产业占到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这样的市情决定我们今后的发展也不能丢弃这一独特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吕梁市跨越发展的根本出路,这和低碳化要求构成了不可回避的矛盾,舍弃工业化谋求低碳化发展,显然不合发展大势,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就是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

  吕梁市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低层次扩张,强力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提升原煤、焦炭、冶金三大行业的集中度,实现矿产资源增效不增排、非矿产资源增量且减排的资源利用目标;积极发展以风能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继续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少量碳排放赢取更多产品附加值的实现。

  此外,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对于减少碳排放具有巨大作用。吕梁市近年来在电力、焦化等行业已有成功实践,今后将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低碳化技术创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引进和开发低碳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推动产业素质提高,进一步扩大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节能减排的成果。

  同时,各级政府必须担负起倡导低碳化发展观念、制定低碳化发展规划、探索低碳化模式、落实低碳化发展措施的责任,要把低碳化发展的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并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增强构建低碳化社会的社会责任,摒弃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奢侈的消费观念,大力倡导低碳消费,利用在全国率先搭建的吕梁节能减排交易中心这一平台,把行政推动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走新型工业化和低碳化发展的道路。(韩文)

相关新闻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