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成热词 山西迎来“低碳经济时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低碳经济”成热词 山西迎来“低碳经济时代”
2010年01月27日 10:3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如果点击这一两年的年度热词,“低碳经济”绝对是其中之一。不经意之间,低碳经济已步入了大众的视野,上至政府、企业,下到百姓生活。世界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后果自不待言,地球上的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对于山西省而言,高碳能源的发展模式下,这一责任或许更加任重道远。

  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

  中国的能源使用特点是“多煤、少油、缺气”,这三种能源总量占到一次性能源的90%,其中,煤炭又占到一次性能源的70%。现状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化石能源不仅占主体地位,而且是以高碳性更强的煤炭能源为主。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省人大副主任谢克昌认为,“十一五”期间,虽然我国将节能作为刚性要求,要力争使非化石能源占到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5%,但剩下的85%还要靠化石能源。据专家估计,到2050年,即使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我国还将使用1000亿吨煤炭,排放2000亿吨的二氧化碳。

  山西省的二氧化碳排放居全国前列,它所面临的困难更为严峻。作为我国传统化石能源大省,山西煤炭产量占中国的四分之一左右,是重要的能源基地,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省。2008年第二产业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9.2%,其中煤炭、电力、冶金和焦炭四大产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由此造成该省90%以上的能源消耗总量来自煤炭一次能源,高于中国70%左右的水平。

  相对于传统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不可否认,以高碳产业应对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构建低碳生活,山西省产业发展将面临更大制约和更高门槛,比传统意义上的产业结构调整难度更大,内涵更广,任务也更为艰巨,压力更大。

  事实上,在历经了200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后,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约而同地成为了他们的选择。哥本哈根会议也使得山西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改变高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迫在眉睫。长远而言,更是发展转型,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在山西,能耗高,节能的要求更加迫切,节能空间相对也大;污染排放重,环保的要求就更加紧迫,减排空间相对也大。可以说在山西发展低碳经济机遇和空间都十分广阔。”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洪发科说。

  发展低碳经济,山西大有可为

  一般认为,减少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改变能源使用结构。《山西低碳经济战略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山西要加速天然气、煤层气等低碳、无碳能源对煤炭、石油等产品的转换工作,降低碳排放强度,还要加大增效减排力度,进一步提高能源产品的回收利用。

  对于山西而言,无碳和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非常低,但却有着丰富的低碳能源供应、资源和开发利用经验,并具备了相当规模的供应基础设施体系,开展以煤为主的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大有可为。

  专家们分析认为:山西在全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十分优越。首先,山西有着众多的焦炉煤气、煤层气以及天然气等燃气资源。煤层气储量占到全国1/3,而且得益于国家输气管网过境获得了可观的天然气资源,焦炉煤气资源也比较丰富。天然气现在每年尚有近30亿立方米的利用空间。

  此外,与其他省份相比,山西拥有输送供应基础设施上的优势。除横穿山西的5条“省际”管线外,山西省国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已建成贯通南北的省内主管线1038公里,给已经形成的和将要建设的天然气管网、设施体系提供了极佳的能源供应和保障基础。而且,从价格承受能力角度讲,山西的焦炉煤气成本价为2毛钱,折合成人造天然气成本为9毛钱,氢气加工利用后,成本为4毛钱,而日本制氢成本为8元钱。以河津天然气为例,比河南便宜3毛钱。技术层面经过论证以及实际操作,也不成问题。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曾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透露,我国将在2010年发布关于低碳经济和可持续未来社会的《国家人类发展报告》,同时将把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地区,开展低碳经济示范点,制定和实施地方发展低碳经济行动方案。

  基于以上利好,山西省不少政府官员认为:如果山西的低碳经济搞好了,那么其他省市没有理由搞不好,因此,将山西划入国家低碳经济示范点的意义重大。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毛宗强认为,山西要利用现有的低碳化能源,一是要大力开展煤层气利用,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率;二是要普及利用天然气,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替代石油;三是要高效利用焦炉煤气,使之产值最大化;四是要利用山西廉价氢气,开创世界低碳能源示范基地。

  他建议山西制定低碳化愿景,大力推动天然气的制备、输运及利用,建立“煤炭低碳化联盟”,大力培养“低碳化”人才。

  发展低碳经济,山西在行动

  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山西省毫无疑问将在这个过程中,承担自己的减排义务,而且压力将会很大。欣喜的是山西很早就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付诸了实际行动。

  近年来,山西按照节能减排和调整优化并行的思路,采取了多种措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继出台了《山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办法》,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善电力能源供应结构,提升电能转化和输送效率、淘汰焦炭等行业落后产能、开发利用天然气和煤层气、提高环境绿化率,维护自然的碳汇能力等。

  与此同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十一五”以来,山西以年均投入50亿元以上人民币、栽植400多万亩树木的速度推进造林绿化。2009年,该省更加明确地提出实施生态兴省战略,要求每年造林400万亩以上,并启动了首批碳汇造林示范项目。

  此外,山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节能规划等“十二五”规划前期课题的研究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当中。

  高碳向低碳的转化不仅考验着山西各级政府,同时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以山西省国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截至目前,该集团已铺设输气管线1038公里,实现了南北贯通,年输气能力达到60亿立方米,管线日储气量达600万立方米。全省管网已覆盖9市80余县区,200多个新农村,全面服务太钢不锈、耐火材料、玻璃制品等十大新型产业集群。

  在大力实施天然气、煤层气、焦炉煤气、人造天然气和氢气混合燃烧的“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战略实施同时,他们率先在山西省成立了山西国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院,致力于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技术研究开发、产业化实验、成果市场推广。按照其“十二五”发展规划,该集团将每年拿出净利润的10%办好三件事:50%用于研究经费补贴;对集团公司进行地毯式人员培训;围绕节能减排,服务循环经济,全力推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

  与该集团一样,如今在山西省,许多企业已经迈出了迎接低碳时代的步伐。太钢集团制定了高碳企业的低碳化路线,将产品绿色化、装备绿色化、生产制造绿色化和都市和谐生态化有效地结合起来;阳煤集团将“节能减排和节能创新”的低碳发展思路升级为企业战略视野中的头等命题,依托企业丰富的煤层气资源,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晋煤集团则秉承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把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作为保障矿井安全、实现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举措,创造性地实施采气采煤一体化,开创了企业清洁生产的崭新局面……

  发展低碳经济,山西仍需努力

  “山西走低碳发展之路,自己有条件为什么不走?如果迟早必须要走,为什么不能早走!”不少积极人士发出这样的声音。但洪发科强调,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全省GDP和工业增加值的下降,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

  他认为,从能源资源条件、目前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以及可能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等角度考虑,山西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尚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

  首先,在政策方面,需要给山西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以优惠的财税政策;支持低耗能的高技术和第三产业发展;在山西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施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和发展新能源项目上给予政策倾斜等。

  其次,在技术方面,希望国家在山西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技术瓶颈上给予支持;对山西省科研院所开展的适合山西省情的一些“低碳”技术研发上给予支持,并促进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再次,在资金方面,促进金融机构对山西省“低碳”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项目所缺资金提供“绿色信贷”,国家在节能以奖代补及国债资金和环保专项等资金方面能给予山西更大的支持,加快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从“高碳”向“低碳”经济的转变。

  尽管山西已经开始行动,但还远远不够。在抓住自身优势,找准困难瓶颈后,只有全社会从思想到行动统一起来,才会产生更大的力量。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如何向低碳生活的目标转变,在各个生活细节中如何节约能源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题中之意。

  山西在行动,更要积极行动。当政府、企业立足长远,实质性地做好低碳规划并积极行动起来时;当人们开始查找日常生活中看似细微但却高能耗的漏洞,从身边的点滴事情做起,减少个人碳足迹时,“低碳”生活方式才算真正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去。 (本报记者  曹英  刘媛)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