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大省探索低碳化路径 专家学者“把脉问诊”——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高碳大省探索低碳化路径 专家学者“把脉问诊”
2010年01月27日 10:3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尽管哥本哈根会议对下一阶段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资金、技术和测量机制等问题未达成一致协议,但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却越来越成为世界共识。围绕这一议题,新年前夕,6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企业代表齐聚太原,为山西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来自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毛宗强教授称,从2005年到2008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一直在70%左右,山西尤大。其作为我国传统化石能源大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居于全国前列,高碳排放问题亟待解决。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山西作为煤炭大省和能源基地,低碳经济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煤炭工业我们要有新的认识,要加快发展低碳产业和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创建低碳利用的煤炭工业体系。”国务院参事、原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表示。

  如何在高碳的现状下实现低碳,是目前山西省在低碳领域应该关注的重点。如何更好地进行源头治理、改变燃烧方式、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政府和企业共同面对的难题。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董事长梁谢虎分析认为,对于山西来说面临着一个燃烧方式的改变问题。首先要与传统产业相结合,逐步替换它们的燃烧方式,以减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节能减排;其次要利用低碳能源发展新型产业,促进工业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省人大副主任谢克昌认为,山西省应该从煤炭开采源头、转化过程到终端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着手,使其得到高效、洁净的利用。具体包括加大清洁开采及原煤入洗比重,减少原煤输出和落后的直接燃烧;加快煤炭高效转化技术开发,降低煤炭消费强度等。

  近期,我国政府将把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地区,开展低碳经济示范点,已经有许多省份积极行动起来。专家们表示,对于山西而言,必须积极争取划入这一试点。但这不是个别部门和企业凭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部门之间更需要加强联动,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在专家畅所欲言、支招山西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山西低碳经济战略发展规划》的公布以及山西国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院的揭牌成立进一步构成了此次高峰论坛的亮点。

  《山西低碳经济战略发展规划》是受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委托,由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才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从山西实施低碳经济的角度出发,着重对山西民用、交通和非能源、非重化工高碳工业领域的低碳、集群化发展进行了规划。旨在为山西低碳经济的构成、发展途径、关键要素和发展目标提出总体设想。

  该规划提出了山西低碳经济实施途径:即加强能源应用技术的研发和实施,加速天然气、煤层气的推广应用,加大关键行业的增效减排、回收利用力度,用先进技术为电力发展保驾护航,积极推进其他地区高碳行业的低碳化、集群化发展,建立完善对排放和温度变化的检测、研究和记录,政府引导、推动和保障。

  山西国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院是山西省首个低碳经济研究机构,该研究院由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资,注册资金100万元,引资3000万元。以自身发展燃气行业经验为基础,并以该研究院为平台与清华大学、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太原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及专家合作,共同研究山西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方式,致力于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技术研究开发、产业化实验和成果市场推广,以更好地改善山西环境,优化山西产业结构,促进山西能源产业转型发展。

  这次论坛是山西省第一次举办关于低碳经济的大规模论坛,被认为是贯彻前不久召开的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表现。2009年末召开的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早已释放出这样的信号:低碳将成为山西2010年战略取向。会议指出:“要把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作为战略取向,从全局高度及早加以谋划、加以推进,培育低碳产业,推广低碳生产,倡导低碳消费,加强节能减排,增加森林碳汇,大力实施生态兴省战略”。

  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措施、行政指令的引导和推动,也需要政策性的经济激励和促进。专家们认为,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机制层面的创新,要将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与已有政策体系更好地融合,建立适合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市场机制、技术创新机制、经济刺激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低碳经济的评估机制,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广提供支撑。 (本报记者  曹英  刘媛)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