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低碳项目不到全国总量1% 国企将率先减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广州低碳项目不到全国总量1% 国企将率先减碳
2010年01月27日 09:32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广州低碳产业规划方案启动,从现在起到2012年三年间,全市碳排放强度力争年均降低3%以上。昨日,广州市发改委、经贸委和国资委等部门分别主办了两场低碳经济研讨会,邀请专家就企业如何实现低碳、产业调整策略等方面与广州企业进行交流。

  据介绍,截至去年底,联合国CDM(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共批准730个中国CDM项目,其中只有3个是广州市企业开发,不足总数的1%。广州市国资委负责人在研讨会上表示,广州发展低碳经济,国有企业要先行先试,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低碳道路。

  “不要让可变黄金的废气白白溜走”

  昨日上午,由市发改委、国资委联合主办的“低碳时代的企业对策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和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专家分别就世界环境格局、低碳时代企业参与市场化减排的战略效益等问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不过,部分与会企业代表对CDM的了解并不深入,甚至不知其存在。

  有专家说,截至去年底,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共批准730个中国CDM项目,但只有3个项目是广州企业开发,不仅与广州作为经济大市、工业大市的身份不符,也使广州企业投资的很多节能减排项目错失了获取碳收益良机。

  广州首家国有碳资产管理企业———广州东润发环境资源公司董事长麦洁华认为,CDM项目类型分布的领域非常广泛,除了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外,还包括生物废弃物作为燃料的发电或产热、废弃食用油生产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利用领域,以及水泥生产领域的生料替代、交通领域的车辆油改气、污水与废弃物处理领域和农业、林业领域。因此,上述任何领域的CDM项目开发,都是一个废气变黄金的过程,企业通过出售CDM所产生的碳资产可获得可观收益。她举例说,一个年减排量为20万吨的中小CDM项目,一年的碳收益可达到人民币1600万元。

  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国有企业以后在投资项目之前,多一个碳排放意识,算一下绿色经济账,不要再让二氧化碳这些可以变成黄金的废气白白溜走。

  2012年形成低碳产业

  昨日下午,广州市经贸委主办了“低碳经济下企业如何应对”研讨会,探讨如何抓住低碳新机遇、推行低碳制造、有效地利用政策的优势来推进企业的发展等问题

  市经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在低碳产业方面的统筹部署、规划、政策方案等已启动,计划在2012年形成一定规模的低碳产业,初步确立低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力争3年间碳排放强度年均降低3%以上。

  据了解,广州市去年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发布了《广州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太阳能、热泵、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以绿色亚运城工程等十大工程为抓手,加快推动新能源应用。今年,市经贸部门又启动了绿色工商业行动计划,培育绿色产业园区、倡导绿色消费、创建绿色低碳社区,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通过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建设低碳社会。

  据介绍,广州的经济总量已连续20年在全国大城市中居前列,去年更是突破9000亿元大关,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全市的资源环境硬约束进一步趋紧,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因此各级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去年在全市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9%和10%的情况下,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以上。

  国资收益扶持低碳项目

  市国资委主任张连广表示,在低碳时代,广州国有企业不能再走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发展道路,要率先实施低碳发展战略,通过调整产业和结构和节能、减排、降耗等方式优化产业升级。

  他认为,国家发改委已经出台了相关税收政策支持CDM项目发展,广州的国有企业通过低碳发展将节能减排项目的减排量经专业机构开发为碳资产,实现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是低碳时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新途径,也将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广州市国资委将出台相关规划,将低碳经济确定为国有资本重点发展和鼓励发展的领域,鼓励国有企业积极进入低碳经济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并在“退二进三”进程中运用先进技术特别是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市国资委在国资收益方面也将加大对低碳项目的支持力度,将在国有资本收入中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低碳项目。

  张连广要求,市属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节能环保、新能源的创新和资金投入,提高研发经费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并将低碳发展战略直接植入企业决策当中。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