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不胜“寒” 浅滩油田浅海平台被困(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胜利油田不胜“寒” 浅滩油田浅海平台被困(3)
2010年01月26日 09:47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埕岛中心2号平台上,36岁的崔建国依然每天在夜幕降临后给家中的孩子打电话。他不知道冰何时能化开,正常的采油何时能展开。

  海洋采油厂一共有两个中心平台,浅海18米深的油井开挖是他们的作业范围,“再深处就是中海油的势力范围了”。

  2号中心平台下辖33座单井平台,“其实等于是一座海上的联合站”。中心平台有消防、注水、输油、生活等5个平台组成,中间用栈桥相连,整座中心平台上一般会有20多名采油工人。

  “海冰对海上钻井平台的影响,主要是运油船靠不了平台,开采的油就没法运走。”崔建国对海冰撞击平台并不担忧,“那是要非常厉害咯,这次应该不会这么严重”。除此之外,风暴潮也会给钻井平台带来电网波动,“今天一个上午就跳了4次闸”。

  海洋采油厂宣传部的毕颜立告诉记者,在单井平台上,常常会给上平台的工人预备煤油灯,或者带上临时发电机。

  在这次海冰中,2号中心平台下辖的20个单井平台已经停工。1月20日,东营市上空阳光万里,但这并不意味着云开冰融。“风停下来后,浮冰会随着海潮回流,回流的海冰和原有这个海域的海冰堆积起来,越堆越高还是会带来危险。”

  位于桩西镇的黄河海港码头上,一艘渔船试图靠港,采油厂的破冰作业船为其开道。不远处的海域中,几座钻井平台靠在近海,“那些平台已经停工了,就被拖到近海了,工人早就下来了,要等冰化了之后再拖出去重新开工”。采油厂一位姓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黄河海港附近的海域成了没有海浪的冰海,此处冰厚处达50厘米。海洋采油厂一位王姓的主任估计,海冰使得该采油厂每日损失130吨产量。

  可持续难题

  每况愈下的生产是不容回避的。胜坨油田的陈队长告诉记者:“胜坨油田现在的综合含水是96%,简单地说,就是100吨产品中,有4吨是油,96吨是水。”

  胜利油田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灾难的冲击。

  “最早的油田是1964年的,好多老油田已经慢慢枯竭。”与这场海冰灾害一样令人担忧的是如何保证油田的产量。

  河口采油厂张树勇跟记者算了一个数据,其下辖的215口井每天测出液(油水混合)量是7000吨,经过处理之后可以从中提取出600吨的石油,事实上“我们的综合含水量要达到90%以上。”

  这种每况愈下的生产是不容回避的,“是自然规律,每个油田开挖久了必然会减少产量。”胜坨油田的陈队长告诉记者:“胜坨油田现在的综合含水是96%,简单地说,就是100吨产品中,有4吨是油,96吨是水。”

  海洋采油厂一位工作人员透露,作为中国第二大油田,事实上胜利油田已经慢慢在落后了,去年长庆油田的产量就超过胜利油田跃居第二。

  2009年,胜利油田在完成2770万吨原油产量的基础上,再增产原油15万吨。但事实上这样的增产空间变得越来越有限。“很难啦,虽然每个人都在努力。”如此情况下,不断勘探出新的油井变得尤为重要。

  采油机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磕头虫”,是原油开采不可或缺的机械设备,石油就是靠它们一叩首、一抬头不停地从地层深处涌流而出。记者在河口采油厂一矿四队基地的现场看到,“磕头虫”的运作方式,是有一个在陆地上几米的长杆向上拉起,随着“磕头”起落,通过做功将地底下2000多米的石油提到地面,尔后通过地下管道直接运送到指定的地点,随后再将其运送到原油油库中。

  为了减少电能消耗,队里将采油的吨油成本分项目分解,并进一步细分到单井,对照成本计划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差额,通过成本评价定量筛选“治理哪些井,投入多少”的问题。

  由于胜利油田的油品含水,在采完100吨油之后,其他的96吨水就要有渠道解决。它不能排污到黄河中,也不能进行淡化。这些水是含盐量很高的污水(矿化度达到15000),比海水(矿化度200)还要难处理,“目前还没有技术能够解决,所以必须注入地下”。注水的过程同样是个耗电的过程。

  付出的成本和收获的石油越来越不成比例,或许海冰只是“屋漏”时候的一场“连夜雨”,作为新中国发展史上的符号,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胜利油田面临的最大难题。(记者赵佳月)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