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崔建国在海上的第三天。
1月19日晚,海上掀起10级大风前,油田的破冰船将他送到13海里外,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埕岛中心2号平台,替换下已经在海冰中的作业平台上困了20多天的同事。
那一晚的大风之后,70公里外,山东省东营市飞雁滩上,河口采油厂四矿一厂53号浅滩油站处,成排电线杆被大风和海冰的合力扳倒,油站被迫停工。
这已经是冰封渤海后的第二个星期,胜利油田所在的东营市弥漫着从海边吹来的冰冻气息,被冰冻上的已有6个平台,它们都因此停止了作业。
开阔地里,被当地人称为“磕头虫”的采油机依然随处可见。只是有些已经永远低下了它的“头”,面对日益枯竭的油井以及这突如其来的海冰,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在高油价中却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严寒。
“油然而生”的城市
至2009年底,胜利油田共找到76个不同类型的油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7.2亿吨,累计生产原油9.08亿吨,约占建国后全国原油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东营市客运总站附近,一处名为“海信天鹅湖”新修楼盘小区中央,几只高大的“磕头虫”很不和谐地矗立着。“在东营市,采油是生存之本,一切都得为它让路。”小区工作人员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别说是小区内,就是家门口、马路,任何设施都得以采油为先”。
东营市就是这样因油田而存在。“先有磕头虫,后有东营市”,是这座城市与油田的关系。
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石油工业部把华北地区勘探重点集中在了东营,1961年,石油工业部部署了华8井,于2月26日开钻,4月16日发现了日产8.1吨的工业油流。
1966年2月,我国探明了山东境内的第一个大油田———胜坨油田,由于该油田位于东营地区胜利村一带,为了纪念石油会战取得的重大成果,1974年“923厂”更名为“胜利油田”。
1983年,东营市因油而建,拔地而起,如今已拥有180万人口。整个东营市分布着10个胜利油田下属的采油厂。
至2009年底,胜利油田共找到76个不同类型的油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7.2亿吨,累计生产原油9.08亿吨,约占建国后全国原油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累计生产天然气518亿立方米,实现税收2295亿元。
令人费解的是,这样一座“长”满油田的城市里,每隔数十公里才见一个的加气站口,远远地隔着几公里,急需加气的车子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石油是国家物资,我们这里开采出来的油气总是先满足经济发展更需要的区域,本地的油气价格一样要跟随全国甚至全球的水平来定价。”胜利油田综合科高级工程师耿延久表示。
与用油气相仿,东营市并未从胜利油田的高产量中获得发展优势,这就如同胜利油田一线工人并不能从油气的高价和市场的多头垄断中获利。
48岁的石油工人陈荣安在河口采油厂已经工作十多年,灰黑色的东北盖耳帽耷拉在两侧,七八级的海风吹得他睁不开眼睛:“收入刚好够孩子上学!”每月2000元不到的薪水,在东营这座小城里,“一切都刚刚好”。
即便如卢延久这样的中层管理者,谈起收入便有不平:“外界传的高薪跟我们毫无关系,在东营,不足3000元的月薪只是中等水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