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坊间的一片猜测声中,曾在去年7月全国各大中城市水价调整高峰期承诺“短期内肯定不调”的深圳,终于在4个月后加入了这场全国自来水涨价大合唱中。
上周四,这场比以往任何一次听证都显得低调和谨慎,并罕见延期20余日的深圳水价调整听证会举行,尽管听证现场发言激烈,但“调价过猛”的声音仍齐声发出。事实上,水价上调只是个序曲,其背后蕴含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政策转变、公用事业市场化边界争议、垄断行业成本核算等多层次问题,才是外界关注的实质。
水价上涨关乎民生,势必在这次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1 首次延期的听证预备会
对于最早在全国实施听证制度的深圳而言,似乎没有哪次价格听证会比这次水价听证显得低调和谨慎,并罕见延期20余日。有关人士分析,这既与听证会恰逢深圳机构改革,价格听证职能并入市发改委有关,也与各地陆续调整水价引发大范围争议和风波高度关联。
深圳上一次水价调整还要追溯到2003年,此后国内水价纷纷调整,但深圳水价至今6年未动。不过,作为全国七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的深圳,水价调整一直都受到高度关注。深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35.7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和广东省的1/9,全市70%以上的水源从市外的东江引入,实际用水人口超过1200万。毫无疑问,水是深圳的稀缺资源之一。为此,深圳早在1990年就在特区内推出了5级阶梯水价政策,强化深企和市民节水意识。
数据显示,2006年深圳居民户月均用水量已由上世纪末的29.37方降至18方,全市万元GDP用水量则由54.3方降至31.98方,但这仍然无法弥补深圳水资源的严重先天不足。因此,坊间曾多次传出水价要上涨,而官方则一直未有动静。2009年11月初,在深圳市政协民生问题视察团到该集团调研时,董事长于剑终于改口,公司经营成本逐年攀升,2010年仅电费和折旧费就将增加1.2亿元,深圳有水价调整的压力,已向有关政府部门提交了召开听证会的报告。
当月25日,深圳市发改委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召开调整市水务集团公司自来水价格听证会的公告》,确定12月30日举行听证会。翌日,“6年未调的深圳水价即将涨价”的猜测在坊间极速传播。但此后预备会的召开时间始终模糊不清,直至今年1月5日晚6时,6日开会的消息才得到官方确认。而此时已距原定时间延期20余日,在深圳历次听证会中实属罕见。
除了预备会延期,如听证代表报名时间只安排了两天、预备会召开时间并未主动通知媒体、预备会上拒绝向媒体提供内含成本监审报告的“会议材料汇编”等做法,都与以往深圳较为开放的听证会制度有所不同。
2 有结果无过程的成本监审
水价听证方案一出,质疑其成本核算不充分的声音便紧随而至。众多质疑和猜测皆源于成本监审信息的不完整和不透明。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政府继续套用原来听证模式,只公布成本监审结果而不公布过程的做法显然无法适应公众对于成本监审信息公开新的要求。
1月6日,深圳水价调整听证预备会终于召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深圳水价调整听证方案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在听证的四套方案中,深圳特区内综合水价每吨水上涨0.62元到0.78元不等,与现行综合水价2.337元相比,水价上调的幅度在三成左右。
对于此次水价调整,水务集团有自己的理由:一是2004年到2009年深圳供水成本5年上涨超过一成,五年前制订的现行水价未能反映供水成本的变化,二是原水价格每吨水上涨一毛,三是深圳供水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仅0.84%,利润率偏低不利于供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听证会代表李长龙认为,“供水成本不能是一笔糊涂账”。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长期关注政府预算等领域的资产管理专业人士吴君亮则表示,这份发改委提供的成本汇总表并没有提供充分的数据来说明提价的理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