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报道:针对传统媒体以及网民对水价听证会的各种微词,国家发改委日前作出新的公开回应:“试想,如果没有听证会这一平台,如果不让媒体充分地、公开地报道听证会,这些问题就很难暴露出来。如果政府有关部门真想作秀,岂会让‘蹩脚’的‘演员’来砸‘牌子’?”
一方说水价听证会缺乏透明、问题多多,一方说假如不让媒体监督问题就暴露不出来;一方说是在作秀,一方却据理力争辩驳不是作秀……这像什么?多像是一场论战!
笔者觉得,首先应为这番“新气象”鼓掌叫好,因为它无疑是一种进步。试想,无论是出于无奈、气愤还是响应“善待媒体”的号召,发改委毕竟是参与论战了。参与论战意味着接受舆论“挑战”,虽然还没把自己放置到与挑战者同样的地位,但总比以沉默、失语的方式表达不屑乃至蔑视强了很多。
不过也应指出此番公开回应中的一处明显的“硬伤”:“如果不让媒体充分地、公开地报道听证会……”这个假设不但仍露蛮横,而且显得不那么识时务,甚至有慌不择言之嫌。听证会不是高级军事机密,其本质属性和本来意义就是公开,尤其当今社会,媒体能否充分地、公开地报道听证会,不是哪个部门、哪个领导想让就让、不想让就不让的事。更何况,水价调整是一个事关民生、事关大众利益的问题,不仅要接受新闻监督,还应更大范围地吸纳公众参与。
如果真像笔者感觉到的那样,发改委的公开回应的确隐含着气愤,这种气愤是完全没必要的。媒体评论以及网民帖子中或许有误传、误解乃至捕风捉影的因素,但毕竟不是恶意的谣言。所谓“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即便面对谣言的恶意中伤,坦荡者、智者一般也会泰然处之,因为他坚信,真相总会大白,谣言不攻自破。
当下系社会转型期,也是观念冲突、利益矛盾暴露得很集中的特殊时期,发改委的职能决定了其常常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为此,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大胸怀和充分的心理承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与其急急忙忙地出来论战,倒不如在改进完善听证会制度以及切实指导监督地方的操作上多下些功夫。(刘以宾)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