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华东、华中部分地区一到冬运高峰就出现“电荒”不再是偶然现象。导致电荒的原因有很多:电厂存煤量不足、电煤运输线路因寒潮天气遇阻、用电量增长以及恰逢煤电双方谈判胶着期。
要对“电荒”开药方,不妨先从电厂着手。首先,电厂需要增加电煤的库存量。目前我国电厂普遍规划设计的电煤库存量是可供10-15天使用,相比国外一些电厂长达一个月的电煤库存量明显偏少。在冬运高峰期,这样的库存量很容易遭受天气、运输的影响。因此,在冬季供暖高峰期前,电厂应适当扩大存煤量。扩大库存量一方面存在土地紧张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建设投入,这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比如对电厂进行一定的补贴。
其次,在煤炭遭遇运输瓶颈的情况下,可以换一种思路,即促进电网建设,增加输电的比例。
国家电网统计数据显示,在从山西、陕西等煤矿集中省区向华东等能源稀缺地区进行能源输送形式中,输煤和输电的比例为20:1。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能源以煤炭的形式“长途跋涉”,被搬运到华东或南部地区的电厂进行发电。何不提高电力的输送比例,将更多的煤炭在当地转化为电力通过跨省区的电网“互联”呢?对此,国家电网正在做有关电网建设的规划,输电有望成为输煤的重要互补形式。
实际上,要根除“电荒”痼疾,最终要靠电价市场化改革。无论是冬季供暖高峰还是夏季用电高峰,如果电价能够将煤价成本向下游传导,实行峰谷电价,市场之手自然会在用电高峰期将负荷降至合理水平,并起到抚平用电峰谷的作用,“电荒”无疑将得到大大缓解。铁路、海运运力的提升和电网线路的建设,“煤荒”自然也不复存在。 (记者 邢佰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