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电气(002028,SZ)昨日(12月3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投资2.28亿元用于数字化变电站及高压动态无功补偿系统装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此项目就是“为配合智能电网发展所带来的电力设备发展的需要”。
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随着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和智能电网规划的呼之欲出,越来越多的电力设备商开始了针对性的布局。
抢先布局
“建设智能电网,设备技术的提升是关键。”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专委会副主任朱成章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智能电网对设备需求量大。
根据国家电网特高压建设部的统计,国家电网每年2000多亿元的投资中,70%以上要转化为设备和材料。
据有关媒体报道,国家电网2010年的电网投资将在2700亿元左右,而未来电网智能化建设的投资总额预计将达到4000多亿元,这无疑对设备企业来说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来自思源电气的消息显示,公司此次投资的项目预计2012年建成后可形成年产1000套高压动态无功补偿系统装置、800套SHR5000数字化变电站系统装置的生产能力,年生产能力可实现20亿元的产值。
与思源电气类似的企业不在少数。
2009年10月30日,中元华电(300018,SZ)登陆创业板,计划募集1.85亿元,投向智能化电力动态数据记录装置等项目,该公司智能化电力动态数据记录装置由此将新增产能2500台/年。
国电南瑞(600406,SH)有关人士透露,公司也为2010年的智能电网试点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该公司在半年多来有针对性地设立了多个部门进行相关研发工作,其承建的广西桂林站500KV数字化变电站也是我国首个500KV全数字化变电站。
争夺开始
据朱成章介绍,在智能电网上,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侧重点不太一样,前者主要侧重于输变电,后者侧重于配电智能化。
“但各自所需要的设备数量都很大。”朱成章表示,在输电设备、配电设备以及用户表具等方面都需要相当大的投资。
他认为,电网的智能化就意味着自动化的程度要大大提高,用户表具的变化将是根本性的。“要求双方能有交流,比如电网可以通过智能电表告诉用户,现在电力紧张,希望用户尽量少用点电。”
据有关机构测算,智能电网建设全面铺开后,相关企业将面临一个每年超过50亿元规模的市场,将充分受益于智能电网的建设。
而对于该市场的争夺现在就已开始。
据了解,国家电网已开始在安徽、山东等地开展智能电网建设的试点。其中,上述项目中涉及的智能电表已于日前完成了统一招标。这次在智能电网名义下的第一次批量招标,就引得了全国600多家电表企业的角逐。
4万亿从何而来?
国家电网在未来智能电网建设上的投资将有4000多亿元。由于智能电网也是为了应对未来巨大的新能源发电量,综合新能源发电体系的打造,来自各方面的预计,智能电网总投资规模,到2020年将接近4万亿元。
一直以来,在含义、规划和前景尚未明晰的情况下,就计划如此大的投资,业内存在着不同的声音。
“这么大的一个工程,由企业来主导推动有欠妥当。”姜绍俊认为还是应当先从基础做起,“首先搞清智能电网的含义,再搞规划,接下来是科研攻关、标准的制定,以后则是设计、试验工程。”
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最近就在撰文,其中提出了对智能电网的一些疑问。“如何做到合理利用电力?需要多少时间?”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智能电网建设的最大问题还是钱。如此巨大的投资从何而来?投资的分配又将如何?成本如何控制?经济效益如何保证?这些都需要明确。(记者吴文坤)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