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和欧盟签署的条约,立陶宛将不得不于今年12月31日关闭波罗的海地区唯一的一座核电站——伊格纳利纳核电站。但由于该核电站的发电量占立陶宛全国总发电量的80%,核电站关闭后造成的巨大电力缺口将使立陶宛面临电荒。立陶宛央行预计,该国明年的电价预计将上涨30%。
电站关闭 电荒来临
伊格纳利纳核电站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原苏联设计建造。由于和曾发生核泄漏事故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类型相同,欧盟认为伊格纳利纳核电站的两个反应堆都存在安全隐患,故要求立陶宛将其关闭。为了加入欧盟,立陶宛不得不在签署入盟协议时作出让步。根据协议,立陶宛政府已于2004年年底关闭了一号反应堆,并将于今年年底前关闭二号反应堆。由于伊格纳利纳核电站在立陶宛的电力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立陶宛曾多次请求欧盟延长该核电站的使用期限,但欧盟坚持要求立在期限内关闭核电站。
据估计,伊格纳利纳核电站关闭后,立陶宛国内的电力缺口将达到35%。这部分电力立陶宛将不得不从邻国,主要是俄罗斯进口。立陶宛央行预计,从明年1月开始,电价将上涨30%,立陶宛生产的商品成本也将大幅上升,这将削弱其出口竞争力,立陶宛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被拖累1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也会因此升高1个百分点。
解决电荒 新核电站列入日程
为解决电荒,立陶宛计划在2013年之前建成一座燃气电站,以弥补部分电力缺口。
但由于立陶宛缺乏天然气资源,因此核电发电仍是立陶宛的第一选择。其实,在立陶宛政府和民众看来,核电站还是核国家地位的象征。立陶宛政府就曾多次表示,立陶宛从未签署过任何有关放弃核国家地位的文件,因此有权利继续建设新的核电站。
此外,伊格纳利纳核电站关闭后,立陶宛将不得不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电力。但由于历史积怨、民族矛盾以及战略利益的不同,俄立两国多次爆发争端。立陶宛也迫切希望尽快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保持电力供应的独立,以避免受到俄方更多的钳制。
为此,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四国决定联合投资约67亿欧元,在伊格纳利纳核电站附近兴建一座新的核电站。按照规划,新核电站将于2015年投入使用,建成后两个核反应堆的总装机容量为3400兆瓦,成为东欧地区仅次于捷克泰梅林核电站的第二大核电站。新核电站建成后34%的股份将归属立陶宛,剩下的66%股份由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均分。
目前,立陶宛正在积极寻找伊格纳利纳新核电站项目上的合作伙伴。国际上的众多核电巨头都表示有意参与这一项目,立陶宛能源部从这些企业中挑选出了法国电力公司、德国的意昂公司、莱茵公司、瑞典的瓦滕法尔欧洲公司以及日本三菱重工作为初步的候选合作伙伴。根据计划,项目的竞标工作将在2010年初启动。
此外,立陶宛等波罗的海三国也在加紧将自身电网连入欧盟电网,一方面通过海底电缆向北接入瑞典电网,另一方面通过高压电网向西通过波兰接入欧洲大陆电网。一旦这两项工程建成,波罗的海三国电网将彻底融入欧盟电力体系,基本实现电力供应多元化,提升能源安全。(记者赵远方)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