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省份的电力供应形势严峻,其中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经济复苏超预期导致的电煤供应偏紧。由此也引发了新一轮“电荒”。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表面上看,此轮电煤供应偏紧受供求因素影响较大,但如果煤价未来保持上涨,而电价没有理顺的话,那么机制将成为最大的隐患,需要警惕更大范围的“煤荒”和“电荒”。
来自铁道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349家直供电厂存煤只有2700万吨左右,每天的耗煤量则达到230万吨以上,可耗天数不足12天,个别电厂不足3天,京津唐电厂存煤也不足6天。有分析认为,“电荒”的背后不只是供求关系,更深层次的是煤电价格形成机制的约束,以及行业垄断的结果。
在此背景下,虽然2010年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仍在进行,但效果较差。截至12月21日,电煤双方签约5344万吨。相对于全国煤炭产销量来说,其总量偏少。为此,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通知称,2010年度煤炭视频会、衔接会以及汇总会全部取消,2010年度以后,煤炭和电力企业将完全自主进行煤炭价格的谈判,煤电双方在即日起30天内完成产运需衔接。
此举意味着长达16年的煤炭价格管制宣告结束,政府将继续推进煤炭价格市场化。然而,取消煤炭价格管制并不那么简单。煤矿、电厂、电网之间的利益博弈由来已久。2004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政策。根据该政策,如半年内平均煤价相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则相应电价也应作调整。
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实施以来,效果并不好。
由于国内煤炭逐步走向市场,而电力供应依然由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垄断,导致“计划电”和“市场煤”无法衔接,矛盾重重。目前煤价基本放开,而电价没有相应放开,“计划电”与“市场煤”难以联动,造成煤、电脱节。近几年频繁发生的“电荒”,煤电供需脱节就是关键因素之一。
现在,发改委要求煤炭和电力企业完全自主进行煤炭价格的谈判,可能是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一个信号。不过,煤炭和电力部门均为垄断行业,电煤能否完全市场化,还有待于观察。由于煤炭企业觉得煤炭销售的利润相对少得多,因此,他们不愿意出售电煤。至于发电企业煤炭“短缺”,他们才不会着急呢。
对于煤炭和电力行业的“顶牛”,人们已司空见惯。这两个行业正是这样一个近乎行业垄断格局。现在,国内电力市场就由五大电力集团垄断,这些集团不仅垄断着电力生产,而且也垄断着它的输送、配给等各个环节、流程,其他投资者根本无缘进入,参与竞争。虽然国内许多产品均显现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局面,但是,只要哪里有垄断存在,哪里就会有顽固而挥之不去的“短缺”存在。因某种需要而制造“短缺”的事情时有发生。
当前,发生的制造“短缺”、制造“电荒”现象,掩盖着一些垄断企业的用心,就是要求政府管理部门提高电价,电价上去了,煤矿更有理由涨价了。实际上,善于并乐于制造“短缺”、制造“电荒”,正是行业垄断的一个重要本性和显著特征。
垄断者之所以善于并乐于制造“短缺”、制造“电荒”,无非还是因为这种短缺虽然对消费者不利,但对垄断者却大大有利。
因为在“短缺”、“电荒”的强势笼罩之下,煤炭和电力市场便不可避免地沦为垄断企业十分易于操控的卖方市场,价格自然只能由垄断企业单方面说了算。于是,不断的“涨价”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宿命,而随之而来,畸高的垄断经营成本、不断暴利化的垄断利润,也就轻而易举地被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了。
这些年我们十分熟悉的与“电荒”类似的“气荒”、“油荒”现象,背后事实上都无一不打着深深的行业垄断的烙印,如“电荒”背后的电力垄断、“气荒”背后的天然气垄断、“油荒”背后的石油垄断。行业垄断的结果是供需失衡长期无法得到矫正,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电荒”就不会停止。此前,因“气荒”、“油荒”演绎出的高气价、高油价,遵循的是这样一个逻辑和路径。目前如火如荼的“电荒”,当然也不会幸免于外。 作者:邱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