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资源短缺环境成本提高 电价上涨不可避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学者:资源短缺环境成本提高 电价上涨不可避免
2009年12月24日 11:44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要促进节能减排,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制定是最重要的。销售电价一是可采用阶梯电价,二是可采用峰谷电价,还包括水电丰富的省份可以在此基础上推行丰枯电价。

  张粒子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电力市场和电价专家,直接参与了我国《电价改革方案》和东北电力市场建设方案的研究工作,目前承担国家能源局“十二五”能源规划重大研究课题之一《能源市场体系建设与价格机制研究》。近日记者就当前热议的资源价改、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电价改革走向的影响问题采访了张粒子教授。

  “这些都指向供电成本的增加”

  中国能源报: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我国节能减排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深化资源价格改革”。这些因素会如何引导电价体制改革的走向?

  张粒子:你说的这些其实都是指向供电成本的增加。有些供电成本是电力企业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来降低的,但资源性、环境性成本将来肯定要上涨,这是电力企业和政府都没有办法控制的。从我国能源资源的情况看,煤炭相对丰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是要以煤电为主,这就涉及一个排放问题。现在煤电脱硫成本已经纳入电价成本中,发电企业脱硝还没有强行要求,所以目前绝大多数电厂还没有这笔成本,但将来有了这笔成本就要进入电价。另外将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也会增加供电成本,谁用电谁来承担这笔成本。

  煤炭等化石能源越用越少,不可再生,资源价格肯定会越来越高。还包括可再生能源,例如水电。现在水电的移民资金需求越来越大,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重视,补偿成本越来越高,水电的价格长期来看也是一个上涨的趋势。大家应该意识到这点,居民电价要走向阶梯电价,将来可能推行峰谷电价,一方面促进大家节能,另一方面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率,减少新增装机容量需求,抑制供电成本的上升。

  我觉得要强调几个问题:第一是怎样让公众有更强的节约意识,让他们明白电是从哪里来的。第二,我们还有很多环境成本目前没有纳入电价,但我们应该有责任承担。因为环境容量有限,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一片蓝天,留一个生活的好环境做点贡献。第三,化石能源等资源不可再生,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一些能源我们也要节约,所以不能把涨价仅仅看做个人的利益损失。

  “我们用的每一度电都是有代价的”

  中国能源报:结合国外的经验,我们可以在电价机制上进行哪些创新来促进更加合理的能源结构体系的建构,推进节能减排?在一些具体机制上,像太阳能发电、风电采取“绿色电力认购”之类的办法是否具有可行性?

  张粒子:上海市曾经试行过绿色电力认购,国外也有,我觉得值得提倡。但是我们现在在电价方面的宣传做得少了些。电力工业以前的任务就是生产,按照国家的要求满足用户的需求,需求量增加了就建电厂、建电网,是一种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但是现在资源紧缺,社会、经济、环境方方面面的问题都集中到电力工业上来了,因此应该做更多的宣传。

  对电力部门来讲,会有政府监管部门制定政策,约束和促进它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同时对用户来讲,应该意识到用电不仅仅是用电,还要知道电是从哪里来的。现在火电、水电、核电建在哪里,哪里的老百姓不愿意,怕有生态问题、环境破坏、核辐射核污染等等,但是家家户户都必须用电。这样就要意识到我们用的每一度电都是有代价的。你用电用的是清洁能源,提高了你生活的便捷度和满意度,但是别人为此付出了成本和代价,你应该给予补偿。从这个角度讲,用户应该认识到我们用电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如果价格是合理提高,就应该承担。

  另一方面,还没有纳入到电价里面但是已经发生了的成本,应该积极主动自愿去承担,这就是绿色电力认购问题。现在太阳能发电没有发展起来,就是因为成本太高,一度电几块钱,老百姓有几个人能用得起啊?这样的情况下,国外有很多有环保意识的用户就愿意多付钱买可再生能源电。我国在上海做试点时,购买绿电的主要是企业,一是有环保意识,二是有广告效应。如果要全民推广,我的想法是,大力提倡推广以后我们要让消费者明白,这一部分额外电费有多少,够不够补贴绿电,怎么去用。在操作上,这笔资金的使用需要在机制上做进一步完善。

  “峰谷电价和两部制电价较为可行”

  中国能源报:要使电价机制的改革顺应节能减排的要求,难点在哪里?

  张粒子:在定价机制上,要促进节能减排,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制定是最重要的。输配电价有一个怎样降低网损的问题,但还不是最主要的。销售电价一是可采用阶梯电价,二是可采用峰谷电价,还包括水电丰富的省份可以在此基础上推行丰枯电价。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