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碳券"机制可以实现以下三个主要目标:一、利用资本特性,使投资首先向高经济效益的节能减排项目集中,再逐步向收益次之的项目移动,最后自动过渡到"排放权交易机制";二、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人或企业提供一个更为简捷的参与节能减排的途径;三、政府通过对"碳券基金"的支持来促进"碳券"市场的发育和成长,逐步促使节能减排由政府主导转向由市场促进。
实际上,我国在节能减排项目的金融创新方面已经有了有益的尝试。据介绍,我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合作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世界银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二期》,利用2200万美元(约1.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信贷担保,目前已促成9亿元人民币的节能投资。并且,至今原始担保资金没有丢失基本保持原值,可以继续发挥作用。这说明用有限的资金,利用金融杠杆工具"四两拨千斤"的放大效应,可以有效克服节能减排的信贷障碍。
四、"碳券"投融资模式顺利实施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专家们认为,由于节能减排的认识障碍、技术障碍和投融资障碍这三大障碍交织存在,"碳券"只是在节能减排投融资手段上提供了一种创新模式,这种投融资模式顺利实施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1、实施"一把手工程",克服节能减排的认识障碍
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已深刻认识到节能减排对国家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各级政府的文件报告不断强调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企业领导人往往很难领会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战略意义。
对此,王树茂表示,我国应尽快实施节能减排"一把手工程",落实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企业"一把手"对节能减排和社会责任的认识至关重要,只有抓好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认识问题,才能将节能减排责任制落到实处。
一是要对企业"一把手"进行关于节能减排重要意义的培训和动员。培训和动员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真正将重要信息传达给企业主要负责人。二是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强化企业负责人的节能减排责任制,要通过企业和政府签订协议的形式形成有指标、可考核的节能减排责任书,以加快企业负责人实施节能减排的步伐。三要建立节能减排信息系统,将节能减排结果通报给负责机关,作为节能减排责任制落实情况的参考依据。对不认真履约的企业将其征信信息纳入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征信系统。
2、建立、完善技术服务体系,跨跃节能减排的技术障碍
当前,国内外可用于节能减排的技术很多,因此"技术障碍"的核心不是技术缺乏,而是节能减排技术信息"不对称"和技术服务"不到位"。
王树茂认为,克服节能减排技术障碍,首先应规范节能减排技术市场。要形成具有公信力的机构来评估节能减排技术,克服节能技术市场鱼目混珠的状态。其次通过多层次的技术交流活动,传播优秀的节能案例,使企业能够获得有用的信息。再次,国家应制定支持节能服务产业特别是节能咨询服务和节能量监测机构的政策,将节能减排支持资金适当向其倾斜,以便扶持起一批专业能力强、技术团队全面的机构来帮助企业进行能效诊断、优选技术和提供节能项目服务。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